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重讀包拯與司馬光家訓

2014/6/11 14:42:04 點擊數: 【字體:


    閑來閱讀古籍,重讀兩則宋朝名臣家訓,一則是包拯家訓,告誡子孫要清正廉潔;一則是司馬光的《訓儉示康》,講的是“儉素”。讀來頗受啟迪。

    《能改齋漫錄》載,包孝肅公家訓云:“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共37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昭后世。”又14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包拯,宋仁宗時任監察御史,公正廉潔,執法不阿,謚號孝肅,民間有“青天”之譽。他在家訓中告誡子孫,今后當官,若犯有貪污受賄劣跡者,一律不準放歸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得葬于祖墳,不照我家訓辦事,便不是我的子孫。而且交代兒子包珙,要將此家訓勒石碑,豎立于堂屋東壁,借以告誡后世。前后51字,字字鏗鏘,殷殷可鑒。包拯的家訓是一個個標尺,不僅對子孫,亦對后世官吏有垂范之效。

    第二則是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光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司馬光是宋代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所著《資治通鑒》影響后世已近千年。上文是他給兒子司馬康的家訓,教育兒子要以儉素為美,不要以奢靡為榮,其親切的筆調、樸實的話語,娓娓道來,說的是個人志向,批評的是奢靡風氣,令人信服。

    司馬光早在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經歷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在神宗朝編就《資治通鑒》。到哲宗朝時,由高太皇太后聽政,將司馬光召入京主持國政,為相八個月病死在任上。后追封為溫國公,史稱司馬溫公。作為一個史學家,司馬光對歷朝歷代帝王官吏的奢華或是儉素,對朝政、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十分清楚的,在其著作中均有清晰的評述。僅就家訓而言就可看出他主張“以儉素為美”,這也是他告誡子孫為官清正的箴言。

    奢華必導致衰敗,唯以儉素,才能立德,才能得民心,順民意,才能興邦。

    時下重提家訓、家規、家教,是件有獨特意義的事情,不僅對黨政干部,而且對普通家庭教育同樣有現實而深邃的意義。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訓、家規、家教傳承的是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美德,這種歷史的沉淀和傳承是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們的價值觀。若細胞的基因是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那么構建成的社會基因也就是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能拒腐蝕的。

    從家風家教做起,家家都繼承弘揚傳統美德,那就能成為促進社會和諧、人人積極向上的動力,功莫大矣!

(原標題:重讀包拯與司馬光家訓)作者: 陸士偉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03-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