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鹿臺風云 神游許昌三國勝跡之十四
2015/8/25 11:20:2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公元1930年秋天的一個下午,許昌縣東北隅的許田村突然戒嚴,狹窄的許田街不準行人通過,來不及回避的也不許走動。不一會,四輛小汽車魚貫而過,出許田村西門直到射鹿臺停下,一位器宇軒昂的中年男子和四位高級軍官從車內走出,直奔射鹿臺。他們一起登上高高的射鹿臺,巡視一周,又佇立在那里,遙望遠方。
那位器宇軒昂的中年男子就是人們熟悉的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此時的中國,雖然名義上已經統一于國民政府,但日本帝國主義正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東北大地,蔣閻馮正在中原準備大戰,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南方建立“蘇區”。1930年秋天的這個下午,正在準備與閻錫山馮玉祥決戰的前夕,蔣介石為什么會在戎馬倥傯中憑吊早已荒蕪的射鹿臺呢?在這芳草萋萋的射鹿臺上,蔣介石想些什么,心境如何,我們無從知曉。
無語的射鹿臺似乎又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從外觀上看,射鹿臺實在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土臺,但在遙遠的東漢末年,許昌縣東北隅的許田村附近的射鹿臺絕對是一個地位顯赫的地方,那時,射鹿臺一帶,林木茂盛,獐鹿成群,它不僅是皇家騎馬射箭狩獵的皇家苑林,曹操企圖用曹氏替代劉家王朝的想法也是在這里初見端倪的。用“擁劉抑曹”者的話說,1800多年前,就是在這里,曹操改朝換代的“狼子野心”暴露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射鹿臺可以說是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的地方,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二十回寫的就是這段故事。
話說曹操東征徐州,白門樓斬呂布后,劉備、關羽、張飛投奔曹操,漢獻帝認劉備為皇叔,又拜其為左將軍,封宜城亭侯。謀士荀彧對曹操說:“天子認劉備為叔,恐對明公不利”。曹操聽后說:“劉備雖被認為皇叔,而我是以天子之詔命之,劉備不敢不服我”。話雖這么說,但心中仍有疑慮,于是,曹操奏請天子帶領劉備、關羽、張飛等文武大臣到許田狩獵,以觀動靜,見機行事。“許田圍獵”這段故事羅貫中寫得極為精彩:
“曹操騎爪黃飛電馬,引十萬之眾,與天子獵于許田。軍士排開尾長,周圍二百余里。操與天子并馬而行,只爭一馬頭。背后都是操之心腹將校。文武百官,遠遠侍從,誰敢近前。……忽見荊棘叢中趕出一只大鹿。帝連射三箭不中,顧為操曰:‘卿射之’。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將校,見了金箭,只道是天子射中,都踴躍向帝呼‘萬歲’。曹操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眾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長大怒,豎起臥蠶眉,睜開丹鳳眼,提刀拍馬便出,要斬曹操。玄德見了,慌忙搖手送目。關公見兄如此,便不敢動。玄德欠身向操稱賀曰:‘丞相神箭,世所罕及!’操笑曰:‘此天子洪福耳。’乃回馬向天子稱賀,竟不獻還寶雕弓,就自懸帶。”
《三國演義》是一部文學創作作品,羅貫中出于“擁劉抑曹”的需要,有些情節是夸大甚至是虛構的,但這段“曹阿瞞許田圍獵”的故事卻是真實的。裴松之《三國志·蜀書》注記載:“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
其實,這也是關羽一廂情愿的事,他的謀略顯然不如劉備。當時“許田圍獵”,特別是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接受軍士的三呼萬歲,是曹操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如果劉備敢有所動作,劉備、關羽、張飛都將死于曹操軍士的箭刀之下。甚至漢獻帝也會在亂戰中死掉,劉、關、張死得不僅沒有意義,還要承擔謀害皇帝的罪名。
公元198年,躊躇滿志的曹操在許田圍獵完了,他肆無忌憚地接受著兵士們的三呼萬歲,望著無可奈何的劉備、關羽、張飛,這個曹阿瞞,真是高興壞了。他笑瞇瞇地看著劉備,似乎在說,你不是皇叔嗎,你能把我咋樣。此時的曹操,佩著皇帝的寶雕弓,就像是胡同街頭愛惡作劇的頑劣孩童,咧著嘴,開心的笑了。
對于曹操來說,許田圍獵或許就是一場游戲。
喧鬧一時的射鹿臺又歸于平靜,漢獻帝只有悶悶不樂地離開皇家獵場。雖說是皇家獵場,估計漢獻帝也來不了幾次,倒是他的丞相曹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享受了只有皇上才能享受到的風光。
沒過多久,曹操帶著美女貂蟬又一次來到射鹿臺圍獵游玩,曹操這次的表現完全是一副“大帥哥”憐香惜玉的模樣。貂蟬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四大美女之一,呂布的老婆,曹操在白門樓斬呂布時,貂蟬剛生一子,曹操念其洛陽除董卓有功,就把貂蟬母子帶回許都,并設宴為她壓驚。丈夫被曹操殺掉,貂蟬心中自然怨恨,對曹操也沒有個好臉。曹操是宰相肚里能撐船,倒也不計較貂蟬的態度,美女哪能不耍個小性,就挑了個好天氣,帶著貂蟬來到射鹿臺圍獵游玩。天高氣爽,草木蔥蘢,好一派中原風光,貂蟬的心似乎開朗了許多,忽然,從樹林里跑出一只母鹿,一只小鹿緊隨其后。曹操眼明手快,猛放一箭,正中母鹿。曹操又欲射小鹿時,貂蟬觸景生情,淚如泉涌,不能自制,“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請求曹操赦免小鹿一命,曹操看看貂蟬,慨嘆一聲,回弓收箭,貂蟬立即沖上前去,解開披風,把母鹿抱起,請求曹操派人速抬回許都,令神醫華佗精心調治。不久,母鹿起死回生,放回草木叢中,母子得以團聚。曹操知道以后,非常高興,也通過這件事,了解了美女貂蟬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隨后,或許是通過這件事,曹操想到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關羽,把美女貂蟬送到俊男關羽那里,豈不是一件功德圓滿的好事嗎?以后,也就有了“關公月夜斬貂蟬”的故事,當然,那是后話。
不管怎么說,從射鹿臺的表現來看,曹操很給貂蟬面子。所以說,貂蟬聽從曹操的意見,奉勸關羽這位英雄歸順曹操,完全是貂蟬真實的情感。至于關羽和貂蟬的故事,則是另一篇文章的事了。
曹阿瞞許田圍獵”的故事,為許昌漫長的歷史畫卷中抹上了濃重的一筆。后來,文人墨客們把這段故事演義成許昌十景之一“許田積雪”。許田、射鹿臺,有什么看頭,不就是一片田野,一座土臺嗎?起初,我對“許田積雪”很不理解,但等我到了一定年齡,心里豁然開朗,那是一片多么好的天地啊!天空霽野,白雪皚皚,一代美女貂蟬亭亭玉立身披紅袍,懷抱幼鹿,憂郁地望著茫茫大地。許田積雪,名不虛傳。但是,如果沒有美女貂蟬那一襲血色紅袍,許田、射鹿臺還有韻味嗎?
許田、射鹿臺真是值得有心人回味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許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