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走進 >> 瀏覽相關信息

博愛竹文化古今新探

2013/9/23 15:26:14 點擊數: 【字體:


    博愛竹的起源及文化

    在北宋靖康元年,“河內之北有村曰許良巷,地盡膏腴……筑居于水竹之間,遠眺遙岑,增明滴翠,號稱‘勝游之所’。”這里的“勝游之所”就是指以河南省博愛縣許良村為中心的包括周圍大大小小幾十個村莊的竹園所構成的集合——丹沁竹林。

    我的家就在現在的博愛縣許良村,身住懷川的都知道竹子是我們家鄉最著名的代表之一,竹子像天使般繁衍生息在中州沃土,為人們造福。《山海經·五藏山經·北次三經》中有對博竹最早的記載:“蟲尾之山,其山多金石,其下多竹,多金碧,丹水出焉,南流注入中河。”這里的“丹水”并不是用的修辭,而確確實實是丹河的水。博愛的竹林是我國北方地區靠人工灌溉的最大面積的竹林。因此,博愛竹林有“中北面積最大的人工竹林”的美譽。不僅如此,因為竹子在中國的南方比較常見,但在中國的北方卻極為罕見。古時候,地處中國北部的黃河流域,分布著三片竹林,分別是陜西一帶的周至竹林,河南焦作一帶的博愛竹林,河南鶴壁一帶的淇縣竹林。目前,只有博愛竹林幸存下來。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博愛竹林,享有“世界上緯度最高的竹林”、“中國北方人工竹林活化石”、“中國北方面積最大的人工竹林”等多種美譽。

    博愛竹林歷史悠久。據安陽古碑記載,西漢就有“安竹西移河內(今焦作市)”之說。博愛居太行深處,南北朝的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寫有“竹宜高平之地,近山阜尤是所宜”。再加上丹河水源源不斷的流灌,所以博愛的竹子很快在許良、唐莊、皂角樹等村莊形成大規模種植,在面積最大時,博愛竹子面積曾達一萬九千畝,不由引得清代人們用詩“村樹門外水,處處竹為家”來贊美博愛竹子的茂密秀美。

    竹子的繁秀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許良村就以“竹塢”的美譽享譽九州。現在,許良鎮政府后院的戲臺正中央還立有石碑,上刻“竹塢郡”三個大字向看戲的人們訴說許良源遠流長的竹文化。明代詩人李夢陽在《出寧郭抵清化鎮即事》中說:“陰溝清泚復灣環,桃李成蔭桑柏間,道是江南好風景,拳頭如戟太行山。夾溪修竹帶青蔥。便擬移家住此中,卻憶鄉園渾未乏,不知何事厭江東。”這是怎樣的一種美景讓世人如此的迷戀!看著博愛竹林竟無故厭煩起江南那小橋流水了,不僅是自己陶醉,還要“便擬移家住此中”!舉家搬來博愛。

    還有的詩人是去了又來,元初的中書令耶律楚材在《過沁園有感》中寫道:“昔年曾賞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日,多情依舊照行人。”

    說到博愛竹林,不能不提到因竹林而名垂青史的竹林七賢,元代詩人王惲曾寫過《題七賢鄉》:“不到山陽二十年,黃壚空鎖竹林煙,胡盧笑煞嵇康輩,又向西山著祖鞭。”應該說,是焦作造就了竹林七賢!

    在焦作雄奇瑰麗的山水懷抱中,他們無拘無束地斥名教,捧老莊,談天地,論人生,確實是回歸自然,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2007年秋,博愛縣月山鎮皂角樹村南竹林里,發現了一通“竹林七賢遺址碑”,為竹林七賢曾經在博愛竹林活動提供了有力證據。無獨有偶,沁陽市山王莊鎮也證明過竹林七賢曾經在那里活動居住。據說山王莊村名的由來就是因為山濤、王戎曾經在這里活動,死后也埋葬在山王莊……

    博愛竹的現狀及發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擁有如此豐富的竹林資源,博愛人民的生活也與竹子息息相關。以青青博愛竹為原料編制的竹器稱為“清化(清化鎮是縣治所在地)竹器”。清化竹器制作精巧,工藝考究,暢銷全國各地,主要品種有折扇、梳子、篦子、竹籃、竹椅、竹簾等200多個品種。1914年,清化竹器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的嵌花藤心竹拉床,嵌花漆面竹圓桌,竹鏡柜等10多種產品。精細華麗,巧奪天工,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聰明勤勞的博愛人民愛竹,詠竹,畫竹,食竹。

    自古以來,博愛竹筍就是難得的山珍之一。據說,僅以竹筍烹制的菜肴就有數百種之多。博愛竹筍清爽脆嫩,鮮美無比,尤以肥嫩潔白的冬筍最為人們稱道。烹制時,將竹筍沸水焯過,配以雞鴨魚肉或蛋類,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加直接清炒,均可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其鮮嫩令人齒頰生香,拍案叫絕。那焯竹筍的湯水本身就是回味無窮的絕佳鮮湯。竹筍也可以加工成罐頭,筍干等食用,風味不減。

    青青博愛竹是造紙的上等原料,竹紙潔白光滑,宜書,宜畫,頗受文人墨客的青睞。以竹造紙是古代焦作城鄉的重要產業之一。

    博愛的竹子是不同于只作為一種天然植物的南方竹子的,博愛是有文化,有底蘊的。然而由于時代的發展,許多竹林被征用為民用地和農用地,加上戰爭和人為破壞等原因,如今的博愛竹林已不能與當年相提并論了。但現在,村民的竹刀還在讓竹林一點點的減小,竹林一稀疏,雜草便隨著多了,于是許多藤繞性的雜草又把已長大的竹子給活生生地纏死了。最嚴重的是,許多人在剛打春后,便帶著剜刀,到竹園里挖竹筍,博愛的竹筍營養價值遠高于南筍,于是許多人抓住了這個商機,把很小的竹筍也都挖走到市場上去賣,這樣竹子就被扼殺在了萌芽之中,如今的博愛竹林僅僅是古代龐大竹林的一點遺存。但就是這點遺存卻還在遭受到破壞,這真得讓我們博愛人民好好思考與反省了!

    當然,博愛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已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最大的一項,就是修建了博竹苑。博竹苑從全國各地引進竹子新品種上百個,博愛的原生竹林與各地的竹子品種,具有極強的觀賞和研究價值。但由于對竹文化開發的不夠,只有竹子而缺乏竹文化,致使博竹苑沒能形成自己的靈魂與亮點,目前處于游人稀少、門可羅雀的狀態。

    對于上述狀況,許多人包括一些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比如開發焦作竹文化產品,舉辦一個竹文化長廊,或建造一座能突出竹文化特色的酒樓等等。甚至還有人大膽地設想,能否在博愛竹林里引進大熊貓,讓動物來提高植物的繁殖率。竹子在焦作人民心中,乃至在全國人民心中,擁有高潔素雅的形象,所以群眾基礎很好,如果真的嘗試一下,開個竹文化酒樓的話,應該會效益不錯,但至今還無人嘗試。

    對于家鄉竹子未來的發展,我想,一來要深入挖掘我們寶貴的竹文化,不斷宣傳,以擴大竹子在人民心中的知名度,這個事情做好以后,就能真真正正的實現用文化帶動經濟效益的長足發展。其次,我想就是要提高村民的保護意識,要知道,竹子是大自然賜給懷川地區的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不要因為眼前的一點小利益而破壞了博愛竹林所蘊含的無價的文化資源!

    家鄉的竹林經歷了昨日的繁盛,今天的無聲,但我相信,博竹的明天一定還會興盛!正如蘇東坡的一首名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根在中原(2011-9-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大新莊村名來歷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