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走進 >> 瀏覽相關信息

姜高期墓

2013/9/23 16:11:16 點擊數: 【字體:

 
    □王保成

    五里源村在修武縣北20里,有5000余口人,是修武縣第二大村。此村地處古吳澤陂核心區域,歷史悠久,最少有1400年的歷史,只不過當時的村名不叫五里源,而叫五里泉。道光本《修武縣志》記載,五里源即《魏書·地形志》所記的五里泉,四周泉源疊出,廣種稻田。《魏書·地形志》記載的是北魏時期的地理形勢,而北魏存在的年代為公元四世紀末至六世紀中葉,說明五里源村最晚在北魏就已經存在了。到了明代,因為朱元璋推行衛所制度,五里泉改稱五里院,為懷慶衛在修武縣的十個營屯之一。因為周圍屯營很多,又被民間稱為“五連營”。

    五里源村姓氏較多,其中以馬姓、姜姓為眾,姜家墳在村西北,墳地里有一墓冢,較為高大,墓前一碑,上刻“皇清太學生姜公高期之墓”,落款竟然是清末重臣工部尚書李棠階,時間為同治四年(1865年)。李棠階為什么要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間士紳題碑呢?這要從當時的另一個官居一品的清廷要員毛昶熙說起。

    毛昶熙,字旭初,懷慶府武陟縣人,出生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卒于光緒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進士,咸豐十年(1860)以左副都御史銜,在籍辦團練圍攻捻軍,次年任內閣學士。同治元年(1862)隨僧格林沁在魯、豫、鄂、皖等地圍剿捻軍,授禮部侍郎。先后調吏部、戶部,授左都御史。八年兼署工部尚書,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上行走。十一年改任吏部尚書,十三年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光緒八年(1882),任兵部尚書。死后謚號文達,故有毛文達之稱。在清代后期,毛昶熙是一位及其重要的人物。他的作用,與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幾位同等重要,深為慈禧和光緒皇帝所倚重。仔細辨識姜高期墓碑的碑后款識,這時的毛昶熙為吏部左侍郎兼署戶部左侍郎。

    毛昶熙是武陟人,他的母親正是姜高期的孫女,即姜高期是毛昶熙的外曾祖。毛昶熙曾寫有《姜太夫人行述》,從中可見他對這位母親的尊重和愛戴,以及姜太夫人對他們毛家中興所起的重要作用。“顯妣姓姜氏,同鄉修武縣人,父諱聯第,字捷三,太學生,賜封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母張氏,賜封安人。姊妹四人,顯妣其季也,幼嫻母訓,賢名聞族戚。”按其行述所言,姜氏16歲嫁給毛昶熙之父毛樹堂為填房。此時的毛家,官累私債,為數甚巨,傾產僅足以償,自是遂無一垅之植矣。姜氏到毛家后,“上事孀闈能得歡心”,同時,她又很能干,“下率媼婢操作米鹽錢布,躬自料理”。因為姜氏的能干,毛樹棠才得以專心讀書,直到毛樹棠“以拔貢舉于鄉”。沒幾年,他又考中進士,進了翰林院。不久,毛樹棠“以大考一等”的好成績,升“侍讀”成為京官。隨即,毛昶熙的祖母吳太夫人帶著兒媳婦姜氏到京師照顧毛樹棠。姜氏“治家勤儉,一如在籍時”,于是毛家家境日裕。于是60多歲的毛樹棠,就讓夫人領著兒子毛昶熙回鄉修葺老宅和祠堂。期間,姜氏做主,在娘家修武縣五里源村買“薄田數頃”,同時“置別業一區”,準備讓毛樹棠歸老時靜心修養之用。毛樹棠聞知,非常高興,并請當時的四朝元老,曾經歷任四部尚書的湯金釗,為五里源的別墅題寫“慕疏草堂”匾額。因為對母親的尊重,所以才有對修武五里源姜家的敬重。姜高期墓立碑為同治四年,毛昶熙已經入京為官,工部尚書李棠階為懷慶府河內縣(今沁陽市)人,二人既有同鄉之誼,又有官場互相照管之情,關系自是非同一般,毛昶熙為自己故去的外曾祖向李棠階求字,李棠階自是欣然答應。正因為如此,一個大員為一介鄉紳題寫墓碑的事,也就不足為怪了。如今的姜高期墓為修武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陟毛家是當地名門,之所以與五里源姜家聯姻,也是因為姜家在修武的名望。通過查閱道光和民國兩個版本的《修武縣志》,以及五里源《姜氏宗譜》,可以得知五里源姜氏在明清兩代曾是修武的名門望族。五里源姜氏,始祖姜仁,字純公,明初由洛陽遷至修武,先居縣城西門,后徙五里源村。傳至三世姜畇,字啟華,永樂庚子(1420年)科舉人,出仕為山東棲霞縣知縣,后升任為四川藩垣經歷。其子姜鄗,字宗武,天順壬午(1462年)科舉人,歷任直隸撫寧縣知縣、山西蔚州知州,廉潔有能,不違民好,前后六次被朝廷旌獎,時人贊其為特達英偉之士,歸鄉后被奉為鄉飲大賓,死后入祀名宦。其后,代有舉人、貢監,如九世姜豢龍為順治戊子科舉人,歷任山東泗水縣知縣、云南路南州知州,其子十世姜勖為貢監生,候選州同知。毛昶熙的外曾祖姜高期即為姜氏長門第十一世,姜高期之子十二世姜聯第,也是太學生,是毛昶的外祖父。姜聯第之子十三世姜鎬宜是毛昶熙的舅舅,在宗譜中名姜栗,字鎬宜,雖為武生,但官授衛千總之職。姜鎬宜還倡修百家巖寺被滾石砸塌的中佛殿,毛昶熙為此撰寫了《重修百家巖中佛殿記》,此碑十分高大,碑首蟠龍拱珠,屹立在百家巖寺的舊址前。

    在五里源村,至今還有關于姜氏的傳說。傳說中,姜氏麻臉大腳。有次毛昶熙和姜太夫一起去拜訪親友,姜氏不小心把腳從轎中露了出來。毛昶熙看到她的大腳,很難為情,怕路人笑話,就對母親輕聲說:“娘啊,快把你的腳藏進去吧!”姜氏一聽,大怒,說:“你爹還不嫌我的腳大,你倒嫌了?”說完,故意把腳伸出轎外,一搖一晃地招搖過市。至今,五里源村還有姜家胡同,姜家胡同有幾棟清代宅院,姜家人說,這是毛昶熙為他母舅家蓋的。其實,這幾座房子,很有可能就是姜氏為毛樹棠蓋的別墅——慕疏草堂。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焦作晚報(2013-09-0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博愛竹文化古今新探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