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餅又稱“文君餅”千層餅的由來
2013/4/8 10:47:3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西漢才女卓文君與才子司馬相如傾心相愛,沖破了封建禮教的重重束縛結為夫妻,逃離家園到達四川邛崍縣開了一家酒肆以賣酒為生。一開始,夫妻二人經常在一起研討一些詩詞歌賦等,相敬如賓,夫唱婦隨,舉案齊眉,十分恩愛。可是后來司馬相如辭別嬌妻,到京城長安當了官,一別五年杳無音信。卓文君朝思夜盼,盼著夫妻團圓。有一天,她終于盼到了丈夫的一封書信,欣喜若狂,可將信拆開—看,一時疑云頓生,并不由得潸然淚下。原來這封信無頭無尾,只寫了“—、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這13個數字。卓文君聰明過人,一想就知道這組數字中無“億”,說明丈夫司馬相如在京城長安當官之后被女色所惑,欲另尋新歡,已“無意”于自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想找個“二奶”之類的情人。于是,文君憤然提筆,仍舊套用來信中的數字,伴隨著淚水寫下這么—首名傳千古的詩篇,托人帶給司馬相如。詩云:“一別之后,二地思念,說的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眼望穿!百般思,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日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圓心難圓。七月半,燃香秉燭問蒼天:六月酷暑,他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摧花殘;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已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逐流水;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這首詩,從一寫到萬,又從萬寫到一,凄慘纏綿,如泣如訴,深深打動了司馬相如的心。司馬相如頓時打消了娶“二奶”的念頭,急忙駕著駟馬高車去迎接妻子卓文君到長安團圓,此后夫妻二人恩愛如初,白頭偕老。
據說,司馬相如從小就愛吃油餅。卓文君到達長安后,仍舊和過去一樣,身系圍裙親自下廚為丈夫烙油餅吃。司馬相如面對才貌雙全的妻子,感到十分慚愧,就經常主動下廚幫助妻子做飯。卓文君往往一邊做飯,一邊吟詠著這首數字詩,而且每吟詠一句,就加一次調料,詩吟詠完畢,大餅的調料也上足了,然后再上鏊子烘烤。這種油餅做好后分好多層,吃起來香軟可口,余味經久不衰,讓人吃過之后還想吃。因為這種餅是廚師一邊念著卓文君的數字詩,一邊做成的,所以又稱為“文君餅”。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