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讀書蘇門山的故事
2013/8/30 10:24:4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邵雍的先祖是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后來為躲避戰亂流落他鄉。
父親名叫邵古,從小就喜歡讀書,長大后更加刻苦,終于學有所成,對問文字,音韻卓有建樹。雖讀書為儒,但崇尚隱逸之風,始終沒有做官。邵雍十二歲那年,跟隨父親來到共城(今河南輝縣)蘇門山。蘇門山在那時已經成為一座名山,山上花紅草綠,林深葉茂,環境幽美。山下是衛水之源百泉湖,湖中泉中噴涌,碧波蕩漾。遠遠望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極了。正由于這個原因,許多文人學士都來這里游覽,吟詩作賦,大為嘆賞。有的甚至迷戀這里的山青水秀,便隱居下來。父親邵古領著邵雍登上蘇門山,站在山頂上俯視清澈的百泉湖水,過了好久,忽然回過頭來,對邵雍說:“你聽說過孫登的為人嗎?”邵雍輕輕地搖了搖頭。于是父親便給他講起了孫登的故事。孫登是西晉時一位隱士,為躲避戰亂來到蘇門山隱居。沒有妻室兒女,整日與白云為伴。他住在山洞里,夏天穿自己編制的草衣,冬天披散著長長的頭發來遮體御寒。他很少與外界來往,獨自一人研讀《易經》,困倦時就彈一弦琴音解乏自娛;閑來無事,便練習口技,摹仿各種鳥叫,每到這時百鳥都匯集到他的身邊。
有一次,阮籍來訪孫登,與他交談,他卻一字不應。阮籍只好告辭出來。等來到半山腰時,上面傳來鸞鳳之音,抬頭一看,原來是孫登在練習口技。孫登就是這樣一位嘯遨山林的隱士。講完孫登的故事,父親有些向往地對邵雍說:“我所追慕的就是孫登的遺風啊!”就這樣,邵雍和父親便在蘇門定居下來。他們在西側的山坳里搭起一座小小的茅屋,又在山前開出一片荒地,過起了耕讀生活。這時,邵雍的生母剛剛亡故,家境十分困窘,穿粗布衣服,吃稀粥菜湯。邵雍每天在山中拾柴,回來后生火煮飯,奉養父親。閑下來,邵雍便閉門讀書。他雖然年幼,很有志向,又很有才氣。讀書十分刻苦,常常是拿起書本就忘記了一切。寒冬臘月,手腳凍得生疼也不知道生爐取暖,三伏天熱得大汗淋漓也不知搖扇納涼,他夜晚從不鋪床放枕,讀書實在困倦了,就席地而眠,這樣苦學數年,學問大長。后來,有一天邵雍忽然嘆息地說:“古人讀書尚且廣交朋友,而我卻不問四方之事,這怎么能行啊!”他感到閉門讀書,耳目閉塞,見識不廣,所以幾年之內,他渡過黃河、汾河,跨過淮水、漢水、到齊、魯、宋、鄭等地游覽山川名勝,了解風土人情,探求歷史掌故。然后重返蘇門山,潛心讀書,漸漸地,以才學而名聞鄉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