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清代故事(350-363)
《興龍傳》又名《下江南》《通州霸》《滿漢斗》(乾隆下江南故事及劉墉與乾隆事)、《彭公案》(三河縣知縣彭朋公案故事)、《劉公案》(劉墉公案故事。包括鍘黃愛玉、白馬案、左連成告狀、拿郭太等折)、《于公案》(順天府知府于得水公案故事)、《施公案》(江都縣知縣施世綸公案故事)、《江湖廿四俠》(刺雍正故事)、《游俠記》(一枝梅行俠仗義事)、《月明樓》(乾隆私訪故事)、《鍘黃愛玉》(黃愛玉害夫蒲賢劉墉私訪鍘黃愛玉事)、《左連成告狀》(《劉公案》一折)、《惡虎村》(黃天霸救江都縣令施世倫故事)、《朱龍村》(劉墉捉拿朱相虎事)、《盜御馬》(竇爾敦盜御馬誣陷黃三太,朱光祖夜盜竇爾敦雙鉤,竇爾敦獻馬投案故事)、《殺子報》(寡婦王徐氏與和尚納云私通,徐氏子官保逐納云,母怒乘夜殺死親子,碎其尸藏于油壇。塾師出首告狀,徐氏、納云歸案。1950年文化部宣布停演。)
(十四)朝代或故事不明的影卷(364-462)
《文武緣》、《二十四俠》、《嚇陽山》、《五云山》、《五虎山》、《五香山》又名《萬寶陣》《青龍關》、《天緣夢》、《天罡對》、《臥龍山》、《臥虎山》、《雙金印》、《英雄傳》、《忠義傳》、《女陰審》、《女復仇》、《燃燈會》、《全林寺》、《祥龍夢》、《金堂玉柱》、《魔爪王》(又名《九頭鳥》,王恩、施義故事)、《金滕玉筋》、《雪月雙珠》、《血書記》、《血水河》、《五祥山》、《雙鋒劍》、《忠義傳》、《鑌鐵劍》、《降虎陣》、《鎮鐵劍》、《虹霓劍》、《擒英劍》、《雙絨劍》、《屠龍劍》、《鴛鴦劍》、《山水緣》、《雙夢奇緣》、《金石緣》、《下燕京》、《啞巴會說話》、《對銀屏》、《雙祠堂》、《日月雙珠》、《鮫綃帳》、《香錦帕》、《八寶塔》(續《九頭鳥》)、《索金印》、《英雄傳》、《雙婚配》、《天緣關》、《玉蝴蝶》、《白羅衫》、《姻緣榜》、《滾盤珠》、《四游記》、《雙鴛夢》、《雙鳳圖》、《黃龍傳》、《混元珠》、《碧玉串》、《太華山》、《張三姐下凡》、《五虎環》、《胡四姐臨凡》、《降龍陣》、《金箍玉柱》、《下甘州》、《三孝圖》、《明冤閣》、《鰲五關》(單出)、《五岳海超》、《夜審周紫琴》、《胭脂判》、《鐵鎖關》、《龍鳳圖》、《審吳二》、《紫金冠》、《對金杯》、《瓊花會》、《空幽仁義》、《金貴盜寶》、《二虎嶺》、《林相寶投親》、《降虎陣》、《太極鐲》、《接天官》、《五鳳樓》、《韓家鋪》、《三角同胞》、《雙燈記》、《雙俠配》、《碧玉鐲》、《警中夢》、《九件衣》、《相思樹》、《殺秀紅》、《英山帶》、《蓮花庵》、《邵玉蘭救夫》、《洞庭湖》(即唐人傳奇《柳毅傳書》)。
(十五)民國年間(463-470)
《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李大釗作)《剪發頂嘴》(孫兆祥編劇)、《槍斃張萬豪》(孫兆祥編劇)、《楊三姐告狀》(孫兆祥編劇)、《洞庭湖》(孫兆祥編劇、后葛新墾改編)、《頑固回頭》、《打據點》、《槍斃鞏翻譯》。
(十六)全國解放后新影卷(471-496)
《擁軍優屬》、《王寶山參軍》、《白毛女》、《闖王進京》、《勸夫參軍》、《勸夫歸隊》、《一貫害人道》、《劉胡蘭》(李翥三編劇)、《馮玉梅勸夫抗金》(李翥三編劇)、《紅云崗》(李翥三編劇)、《杜鵑山》(李翥三編劇)、《紅色娘子軍》(李翥三編劇)、《海島女民兵》(李翥三編劇)、《水鄉游擊隊》(李翥三編劇)、《地主蛇心》(李翥三編劇)、《小二黑結婚》(李翥三編劇)、《解放楊仗子》、《解放朝陽》、《槍斃王朋》、《解放漢城》、《劉巧兒》、《趙小蘭》、《小女婿》、《兩家春》、《兩塊六》、《青松嶺》《皮影卷存目》補遺(497-500)《杜十娘》、《紅娘女俠》,李自成、李巖故事。郎鳳鳴編(郎為遷安市或盧龍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