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1999年,澳門回歸前夕,這首歌曲傳唱大江南北。也就是在這時候,不少北方人才知道,“Macao”原來是“媽祖”;在南方,她是擁有數億信眾的海神,香火延祀千年不絕,且深刻影響了中國古老的海洋文化。媽祖,原名林默娘。林氏族譜記載,林默娘是九牧六房林蘊第八世孫女,追根溯源,遠祖也是比干。
方便祭拜 比干廟內修建媽祖殿
上世紀90年代,眾多林姓海內外華人來到衛輝比干廟,祭拜林姓始祖比干。當地人發現,許多臺灣人前來祭拜時還抱著一尊媽祖像。
也就是這時,大家才知道媽祖和林姓的淵源。為方便祭拜,當地在比干廟內修建媽祖殿,并由當地企業家捐資,建成媽祖像。2008年,在紀念比干誕辰3100年慶典上,衛輝當地還在比干廟舉行了恭迎“媽祖歸來”儀式,在香港、臺灣等相關團體的護送下,從福建湄洲請來的媽祖像落腳河南。這尊木雕像,如今就安放在媽祖殿的正像旁邊。
此前,河南僅南陽有媽祖廟,建于清康熙年間。
在臺灣,媽祖擁有眾多信眾。臺灣3.6萬平方公里,就有3000多座媽祖廟。澳門的英文名“Macao”,也源自葡萄牙人的音譯,只因400多年前他們初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當地人告訴他們,這里是“媽閣”。
這種對媽祖的信仰,隨著華人走向世界各國。目前,全世界的媽祖廟有5000多座,媽祖信徒有2億多人。“一條華人街,兩座媽祖廟”,可以說,凡有華人聚居之處,凡有江河湖海之地,就有媽祖信仰。
被敕封36次 海神原是年輕女子
事實上,擁有眾多信眾的媽祖,最初只是位年輕女子。她成為女神,是從宋代開始——也就是在那時候,中國的航海技術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海經商。
媽祖本姓林,出生于北宋初,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遠祖林祿,出身于仕宦之家。相傳,她自出生至滿月,不啼不哭,父母因此給她取名“默”,人稱“默娘”。
默娘從小習水性,識潮音,還會看星象。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里的漁舟、商船,常得到她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兇,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她救助鄉民,立志不嫁,28歲時,羽化飛仙。也有人傳說,她是出海救險時遇難了。但更多的人寧愿相信,這位善良的女子是成了仙。
相傳,她仙逝后仍魂系海天,每當風高浪急、檣桅摧折之際,她便會化成紅衣女子,佇立云頭,指引商旅舟楫逢兇化吉。鄉人感其恩惠,在湄洲島上建廟祭祀,稱她“媽祖”,也就是“奶奶”、“圣母娘娘”。自宋徽宗至清代,共有14個皇帝先后對她敕封36次,使她成了萬眾敬仰的“天上圣母”和“海上女神”,也和黃帝、孔子一起,成了由國家祭祀的神明。
鄭和下西洋,媽祖也是精神支柱
因為救苦救難、普度眾生,關于媽祖的傳說,歷來不勝枚舉,甚至多見諸史冊。
據鄭和與王景弘撰寫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記載,在其七下西洋的歷程里,媽祖是所有同下西洋人員的精神支柱。用其原話說是“誠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賴天妃之神保佑之德也”。
作為虔誠的穆斯林,鄭和并沒有排斥信仰道教的女神媽祖。
福建省社科院歷史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徐曉望,專門分析過媽祖與中國海洋文化精神。他說,大約從南宋起,媽祖在中國航海界已得到普遍的祭祀,至元、明、清三代,媽祖幾乎成了每一個水手都離不開的保護神。實際上,在中國漫長的航海史上,媽祖已經成為東方海洋文化的象征。
相比較而言,西方海洋文化具有侵略性,而中國的海神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善良女性,在她身上,寄托著人類母親的愛——慈祥、親切、無私、利人。
所以,長久以來,中國遠赴海外的客商都是以經商為目的,與當地和平往來,主張自由貿易,平等待人,正如媽祖的愛普照一切航海人一樣;同時,中國的海洋文化是一種廣適性的文化,不論到什么地方,都能與當地民眾共存共榮。
媽祖是“根” 也是祖國故鄉
至今,媽祖的慈航普度,依舊是海外華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中華媽祖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說,上世紀80年代,大陸和臺灣兩岸的交流還沒有開放時,就有眾多臺灣信徒,偷偷坐船繞道香港前去福建湄洲島媽祖故里祭拜。在大家心里,媽祖出生于湄洲,湄洲媽祖廟就是娘家,是2億多媽祖信眾朝圣的圣地,“臺灣媽祖信眾都渴望能夠‘回娘家’謁祖進香”。
這種率先打破“堅冰”的祭拜之舉,在臺灣、港澳民眾和海外華僑、華人之中產生了巨大反響。1987年農歷九月初九,海峽兩岸近10萬媽祖信眾在湄洲媽祖廟舉行紀念活動,拉開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序幕。自2000年以來,每年都有10萬以上臺灣民眾前往湄洲謁祖進香。2009年5月,臺灣媽祖信眾直航湄洲進香,從而開啟了首屆海峽論壇之幕……
這種深深的信仰紐帶,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持。
2011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祖地文化、民間文化交流,進一步增強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媽祖文化等連接兩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紐帶作用”。
林國良說,最根本的是,人們從媽祖的信仰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家園。對于海外華人來說,則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媽祖文化已融入中華文化傳統體系,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臺灣同胞看來,媽祖代表著“根”,也代表著祖國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