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愛》不是《簡·愛》,那是張惠妹唱的一首愛情歌曲:“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有許多事/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愛情的歌曲往往比較傷感,生活在新鄉,倒讓我想起另一種“剪愛”。這種“剪愛”,幸福的元素很多,有濃濃的、吉祥的火紅色。
2009年,在新鄉解放暨建市60周年慶祝大會上,一位名叫周素蘭的九旬老人,抱著一幅《榴花圖》走上舞臺,那是老人用摯愛的剪刀、深情的繡花針制作的。老人說,新鄉這60年的變化太大了,人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老年人更加健康,社會也越來越和諧。
石榴花是我市的市花,老人的“剪愛”也絕不是簡單的愛,還有一層更深的內涵,那就是祝愿新鄉人的生活越來越紅火、越來越甜美!
共建幸福新鄉,我市在未來5年內著力實施經濟支撐、民生保障、安全建設、文化建設、宜居環境5大工程,文化建設工程其中一項就是要提升新鄉的文化內涵,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而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輝縣剪紙”,就是剪出了牧野情懷的一種藝術形式。
據考證,“輝縣剪紙”藝術產生于明末清初。因輝縣市和山西省接界,風俗相近,人們交往頻繁,所以輝縣市西部山區很多村莊的老百姓都有剪紙的習俗。薄壁鎮譚頭村剪紙藝術家李愛榮自幼受其奶奶剪花、女紅的影響,酷愛剪紙藝術,她創作的《新二十四孝圖》受到了國內專家和媒體的高度評價,其《農家樂》等剪紙作品在國內藝術展和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屢獲金獎。輝縣市拍石頭鄉圪道村農民閆保堂去年創作了一幅長達4米的《清明上河圖》剪紙。這些,讓我們深深為新鄉不簡單的“剪愛”而擊節叫好。
文化牧野,幸福新鄉。到了“5·11亞洲巨星新鄉演唱會”那天,張惠妹唱不唱《剪愛》都無關緊要,因為新鄉的“剪愛”更是吉祥紅火,名聲在外哩!(原標題:“剪愛”,剪出牧野情懷)
來源:大河新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