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公路片里常能看到這樣的片斷:奔馳的汽車中,主人公點上一只煙,吸一口然后伸手擰開收音機。立刻,激烈的Heavy Metal像子彈從槍管里射出般刺入耳鼓,主人公不停地轉動收音機旋鈕,收音機里飄出的音樂風格變換,最后選中一首Blues.此時,鏡頭從車窗內切換到外景,平坦筆直的的公路兩旁,一片大峽谷出現了,一片映著落日的余輝豪邁而又寂寞的紅色大峽谷。這樣的大峽谷讓我向往。
走吧,我們就去看紅色大峽谷,不是去美國,目的地是中原郭亮村。
郭亮村屬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位于河南省北偏西的太行山區。據傳東漢時農民起義領袖郭亮率領的義軍兵敗后曾退守這里,后人就把這里叫做郭亮村。村莊位于太行懸崖絕壁之上。過去人們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懸崖上僅可容一人過的天梯,所以人們把這里稱為“絕壁上的村莊”。
蜿蜒旅程小雨過后的北京濕潤清爽。開往鄭州的列車載著我們緩緩駛出都市斑斕的夜色。次日清晨到達新鄉,我們必須在7:30之前趕往輝縣長途汽車站,那里有開往郭亮村的班車。
要想體驗當年去往郭亮村唯一的通途“天梯”,必須在中途沙窯鄉北寨下車,然后包租三輪摩托車去往西梯坡村。
我們趕到輝縣長途車站后就有中巴開往郭亮村,馬不停蹄地上車出發,10:00到達沙窯后,轉乘三輪摩托車駛入一條崎嶇顛簸的鄉間小路,從沙窯到郭亮村雖然只有十幾公里,但正趕上修路,最艱苦的旅程開始了:坐在車里猶如老上海舊式婚禮中新娘子上了寧波人扛的“四明彩轎”——途中飽受“顛轎”的考驗。忍受著劇烈的顛簸,我們更加急切地盼望那片紅色的峽谷。環顧四周,我們正進入一條山間的峽谷中,兩邊山勢起伏平緩,越向前越高聳陡峭,腳下是河卵石,估計這里曾經是一條河道,很有些粗獷的氣勢,在這樣的環境下“顛轎”倒也有十足的格調。抬頭看看天空,已是湛藍深邃,不似新鄉那種灰蒙蒙如翳遮目,真是一個好天氣。
過了河道,剛上通往郭亮村修建中的公路,很快就到達了西梯坡村下的公路。從此由天梯上到崖頂再步行5里就是郭亮村了。
通過一段依稀可辨的小路,穿過一些梯田地勢不斷升高,快接近直立的山崖還有一個小村莊,叫梯根村。這里只有十幾戶人家,房屋以石料修建,順著山坡簇擁在一起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每家都有一個小院落,以矮石墻圍繞,中間穿插著整齊的石板路,古樹桃花、野趣十足。忽然一陣清脆的“咩咩”聲中跑出一只黑白花的小羊羔,小家伙出生不久,可愛至極。
終于來到了峭壁下,看看天梯就在眼前,而回頭望去,遠處群山連綿,新綠點綴其間如中國畫般寫意朦朧。來路兩旁桃花初綻,梯田墨綠、兩個小村莊更如童話般美麗。
天梯曾經是進出郭亮村的唯一路途。是修建在垂直崖壁上的一條以石塊鋪成的之字形小路,最窄的地方僅一米寬。走在上面頗為驚險,我們當然不能放過這樣的體驗。依次登上天梯向崖頂攀去。腳下踏著的一塊塊巨石,或經人工的打磨而規則,或有著天然的造化而平整,這里的先民將這千百塊石頭順峭壁搭成一條路,將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和外面聯系起來。大約20分鐘,我們到達了峭壁的頂端。出發前,我們最大的顧慮就是“天梯”之險峻,在網上查閱的游記攻略無一不提到登“天梯”之險。經過親身的體驗看來,“天梯”的險峻與難度被夸大了。即便如此,還是很難想象當年這里的居民全部生活竟然維系于這樣一條掛在峭壁上的之字形小路。為解決上山下山難問題,1972年2月起,郭亮村民在絕壁之腰開鑿出一條“絕壁長廊”——郭亮洞。自此,天塹變通途。
下午大約兩點鐘的時候,順著峽谷邊的大路,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位于村西頭的郭亮山莊有一排磚石結構門前帶雨廊的大房子,房子前面是一大片石塊鋪就的院子。整個院落坐落在一處地勢較高得山坡上,院子高出下面的路面有2米多,就像一艘大船悠閑地飄浮在海上。午后的陽光明媚溫暖,肆無忌憚地照在院子里,照在一群疲憊卻興高采烈的人們的身上臉上。太陽掛在房子對面的山上,好景不常在,錯過享受這樣的午后陽光簡直是犯罪,忙不迭將背囊扔進房間,出來一看,同伴們早就坐在門前的走廊上幸福地微閉雙眼,向日葵一樣把臉迎向陽光了。片刻,大家紛紛或躺或坐將自己沐浴在陽光里,仿佛躺在一艘大船的甲板上,游弋在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我索性攤開四肢躺下,經過近20個小時的旅程,我的肢體如冰淇淋般融化在石頭院子里……
晚餐后,乘興夜游。出村不遠就是千萬年前峽谷裂開的地方。我們乘著夜色來到峽谷邊,找了一塊平坦的巖石圍坐在一起。靠著石壁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斗如凡高的油畫《星夜》般輝煌而神秘,一輪皎潔的月華悄無聲息地從山后面升起,照亮了大峽谷。清冷的光輝激射到堅硬的石壁上,反射開去。仿佛能聽到無數的水晶碎片散落深谷,回聲是透明的,卻久久不散。
次日,我生怕錯過日出映紅峽谷那豪邁壯觀的景致,起個大早走出村外。由于來的時候取道天梯,就繞過了峽谷邊的“郭亮洞”,所以一早起來,我們專門跑出村子去看看這個“奇跡”。這條隧道穿過峽谷的一側直通山下,當年郭亮村13名村民整整干了5年,搬掉了2.4萬立方米石頭,開鑿出一條高5米,寬4 米,長1200米的路,那巖壁上刀劈斧鑿的痕跡就是郭亮村人的現代版愚公移山郭亮洞修建在大峽谷一側的山腰處,景致不同凡響,但無限風光在險峰,豈能甘心在半山腰上候著。我回到峽谷開口處,順著石梯登上對面的崖頂,眼前豁然開朗,遠處群山融化于天邊,腳下幽深的大峽谷盡收眼底,蜿蜒曲折向遠方伸展開去,朝霞映紅的山巖峭壁如刀劈斧鑿般陡峭,氣勢恢宏,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諸神圣殿,看看對面郭亮洞里蠕動的同伴,在這紅巖巨人的腳下竟如螞蟻般渺小。而令人慨嘆的正是這巨巖面前螞蟻般的人類用自己的雙手打通了天障。
順著大峽谷繼續前行,陽光也越來越明媚,偶然有微風拂過面頰,于是頭腦中的“小資”情調開始泛濫。看好懸崖邊上一塊巨大的巖石就決定再次享受一番,伙伴們依次跳上去坐在巖石的邊緣,讓腳垂下萬丈深峽,有成對的燕子在腳下的峽谷中自由地飛去來兮。由于恐懼我們的身體不由得向后傾斜,雙手很自然地向后撐在平整的巖石上,陽光竟然是那么的溫暖與和煦,旅伴們沐著陽光微微揚起了臉……于是,一幅絕美剪影就永遠留在我的相冊與記憶里。
交通:郭亮村位于在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前往的游客應先到達新鄉,從火車站即可轉乘長途車到輝縣,行車30分鐘左右,票價3元;輝縣每天有開往郭亮村和南坪鄉的汽車,行車3小時,票價10元。
從北京自駕車前往郭亮村,可由京石高速至新鄉下,穿新鄉市區向西北方向至輝縣,然后遇到“萬仙山風景區”路標繼續向西北行駛3小時即到。全程過路費和油費400元左右。
食宿:郭亮村家家都提供食宿,村子劃分A、B、C三個區,村口“聯體別墅”有電視和獨立衛生間,標準間每間120元左右;普通的家庭旅館較為便宜,每床10—30元/人/天,無獨立衛生間,不能洗澡。
門票:20元。
主要景觀
天梯:在絕壁長廊沒有鑿通之前,村民下山到沙窯鄉只能走“天梯”,這是大山惟一通往中原的要道。它由巖石壘起,或直接在90度角的巖壁上鑿出石坑,上下垂直落差200米左右,整體呈“之”字形。要想體驗走“天梯”,必須在中途沙窯鄉北寨下車,然后包租三輪摩托車去往西梯坡村。從西梯坡村旁邊的小路可到天梯腳下,上到崖頂步行5里就是郭亮村。
郭亮洞:是沙窯鄉前往郭亮村的必經之路,橫空懸掛在90度的陡崖上。洞長約1200米,高5米,寬4米,1972年開工,歷時5年,至1977年5月1日通車。郭亮洞高掛在山崖腰部,劈山而行,從此村民進出不用再走天梯。
太行絕壁:郭亮村位于太行絕壁之上,整個沙窯、南坪鄉蜿蜒的絕壁構成了太行峽谷。天氣好的時候,幾十公里外都能看到那一帶太行山刀劈斧鑿的身影。
溶洞:郭亮村一帶的溶洞很多,如白龍洞、黑龍洞、紅龍洞與黃龍洞,這些溶洞集中于郭亮后山兩公里處,從村子徒步過去大約半小時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