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我10年來首次回到與安徽六安接壤的豐港鄉“柳編村”潘庒村。回望無際的柳條叢林,豐港華豐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法人馬國軍自豪地告訴我,“現在歐洲經濟形勢仍然持續低迷,但春節這幾天我們還是收到來自歐洲的200多萬元的柳編產品訂單。作為綠色家居,瑞典宜家還指定我們為柳制品供應商”。
“這有兩個重要的原因”,豐港鄉柳編技術員高學耀解釋說,一是柳編產品崇尚自然、價廉實用,并散發著濃厚的中國文化氣息。二是我們重視產品創新,為喜歡休閑的中東客戶開發出沙灘搖椅系列產品,為嚴謹穩重的德國人開發深色簡約組合柳編家具,為偏愛原生態的美國消費者開發免漆原色系列家居用品……
據豐港鄉黨委書記沈文明介紹說,隨著上級機關加大對鄉鎮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以柳編為主業的華豐工藝品有限公司得以快速發展。目前,沿淮鄉鎮已發展各類柳編企業和柳編合作社50余家,年出口創匯近1億美元,并帶動周邊河南和安徽16萬群眾的就業。
豐港鄉依靠淮河,有史河、泉河、史灌河穿境而過,并因昔日繁忙的河運港口而得名。固始豐港等沿淮灘涂地區平均海拔不足25米,是河南省最低點,十年九澇。最初農民把水邊“固始柳”采回家中,編織一些柳籃、柳筐等器具到集市上換點生活必需品。
改革開放后,豐港柳編產品開始進入長三角和東南沿海地區,進而隨華人走向東南亞地區。進入新千年之后,人們低碳觀念和生態環保意識增強,柳編產品又很快打開日本、南美、歐盟和美國市場,并在歐美等國家建立了直銷店。
特別是這兩年,隨著中央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戰略規劃的實施,豐港柳編產品已遠遠超出了柳籃筐類、柳制家居類、辦公用品類等實用物品范疇,新一代柳制相框、牌匾、字畫等工藝產品,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成為人們觀賞、把玩、收藏的文化藝術品。由此,柳編產品也完成了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的嬗變。
固始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胡洪亮介紹說,目前,以豐港為主體的固始柳編產品發展到20多個系列、1.2萬個花色品種,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額的30%。柳編已經成為固始支柱產業之一,固始縣也成為中國柳編之鄉。
地面,青紗連綿,水霧縹緲;天空,云霞流連,群鳥飛翔。潘庒村支部書記湯存明說,周邊濃密柳條叢林中,每年有上千種鳥類停留,以潘庒村為中心已形成上萬畝的濕地公園。鄰村的三河尖鎮王棚村柳編戶王家俊告訴我,春節前幾天他家還接待過不少從上海、南京、合肥開車過來專門攝影的年輕人。
豐港鄉潘庒村村長、柳編戶湯照國說,他們實行的是“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分散加工、統一銷售。目前,潘庒村家家都會做柳編,一個正常成年人一年做柳編可創造7到8萬左右價值,村里人均收入達1.8萬元,入選河南省100個旅游村。
展望未來的美好“中國夢”,鄉親們也有諸多期待: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和支持農民辦“家庭農場”,盼政府給種柳條補助或政策上支持,以推進柳編產業更大規模發展;盼相關科研院校能培育出優質高產的彩色柳條,提高柳條的品質和產量;現在我們一些黨政機關單位仍偏愛木制辦公用品,盼政府采購時對柳編產品給予支持;盼文化宣傳部門參與指導,對柳編產業文化內涵深度開發,更好傳播中華文化。
大年初三,我要離開豐港返京。回望家鄉,那連綿的青青柳條叢林連同鄉親們的夢想,已在春風中悄然綻放。【原標題:河南省固始縣豐港鄉“柳編村”新春見聞: 青青柳條,編出美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