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南頻道訊中原根親文化節,由中國僑聯、河南省政協、中國臺聯主辦。 2009年首屆文化節期間,共舉辦開幕式、“根之聲”文藝晚會、經貿洽談及特色產業推介會、固始與閩臺淵源關系研討會、海內外姓氏宗親聯誼會等多場經貿文化交流洽談活動 。
第二屆中原根親文化節
2010年10月25日至27日,“唐人故里·閩臺祖地”第二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將在固始縣隆重舉行。文化節后,還將緊接著舉辦第十四屆世界何氏宗親懇親大會。
根親文化節由中國僑聯、河南省政協、全國臺聯聯合主辦,信陽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僑聯、河南省臺辦、固始縣人民政府承辦的“唐人故里·閩臺祖地”第二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與首屆相比,第二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內容更豐富。主要活動有:開幕式暨光州固始尋根拜祖大典和文藝演出活動、根親文藝晚會和固始民間文化展演、閩臺姓氏中原(固始)尋根——第三屆固始與閩臺淵源關系研討會、固始創業者論壇、招商引資項目發布會暨項目簽約儀式等經貿活動、固閩臺兩岸三地農業交流合作研討會、信陽(固始)尋根旅游推介活動、海內外姓氏宗親聯誼活動以及正在申報的“2010河南臺灣月活動暨唐人故里·閩臺祖地第二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閉幕式”。
“開漳圣王”后代祭祖
“我出生在臺灣,祖輩是從福建安溪遷到臺灣的,這次是專門來尋根的。”在河南省固始縣陳氏將軍祠里,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陳盛根先生說完,便在陳元光塑像前恭恭敬敬地點燃一炷香。
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戴黎明解釋道:“這里有個典故。唐初,固始縣的陳政、陳元光家族奉朝廷之命,率84姓近萬名將士赴閩粵息亂安邦,開發閩南,創建漳州,民頌其德,史銘其功,歷代朝廷對陳元光累有加封,宋廷追封其為‘開漳圣王’。”
固始縣根親文化
固始縣以人文遺址為依托,全力打造和做大旅游經濟。發揮“中原僑鄉”優勢,發展尋根游。該縣已成功開發出“東部尋根一日游”和“城關尋根休閑游”兩條線路。早在2004年,固始縣就與亞太旅游聯合會、世界華僑華人聯合會簽訂了有關協議,成為海內外華僑華人尋根訪祖,旅游觀光的目的地。
目前,該縣采取政府投資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辦法,累計融資2億多元對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保護性開發和利用,初步形成了以九華山千年古剎妙高寺為亮點,以尋根文化、宗教文化和茶文化為主題的黃金旅游線路,年實現旅游收入8000萬元。
1953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當時臺灣500戶以上的大姓有100個,其中有63個姓氏的族譜明確記載,其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遷徙福建,再由福建遷往臺灣。近年來,南遷先民的后裔們懷著對故土的深情和向往,絡繹不絕地回到固始尋根謁祖。【原標題:中原根親文化節:信陽固始的“中原僑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