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秀美山水 >> 信陽地理 >> 瀏覽信陽

地理河南-“桃花魚”的億萬年傳奇(2)

2013/10/25 16:34:13 點擊數: 【字體:


   
    【起源之謎】源自中國的長江流域?

    “信陽桃花水母”的發現,改變了和振武的生活軌跡,他從此開始轉向桃花水母的研究。

    通過查閱資料,和振武發現:世界首次記錄桃花水母的發現時間是在1880年的6月9日,標本采自英國倫敦Regent公園中皇家植物園的一個種植王蓮的水槽內,被命名為索氏桃花水母。約半個世紀后,才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發現。

    中國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是在1907年,是一個叫川井的日本人在湖北宜昌采得,經日本學者丘淺定名為宜昌桃花水母。

    和振武在明萬歷三十七年的《歸州志》中,發現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桃花水母的記錄,比英國倫敦的足足早了271年。

    此后的中國許多古籍中都有對其習性、形態及其生態的詳細論述。如清雍正三年出版的《古今圖書集成》,就生動地描述道:“桃花魚出彝陵,非魚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魚,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於桃花魚”;“桃花魚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動則一斂一舒,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

    對中國古籍的整理,增加了和振武的信心。1965年調入今河南師范大學以后,他全心撲在了對桃花水母的研究上。他采集到200多個標本,涉及全國18個省的78個縣市。

    目前發現的桃花水母共有11種,其中我國就有9種。

    和振武認為,從我國桃花水母的分布、種類以及古代對桃花水母的觀察、記錄等方面考慮,桃花水母應起源于中國的長江流域,這種說法是最可信的。

    【歲月之謎】15億年前就有桃花魚?

    盡管在中國的78個縣市都有發現,但桃花水母并不多見。這也是很多人見不到的原因。

    和振武說,沒有見過它的人無法體會它的驚艷之美。它無頭無尾,無鱗無鰭,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在水中游動時體態晶瑩透明,粉紅的顏色狀如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優美異常。

    不少媒體也許正是因為被其美麗的外表所征服,紛紛譽之為“水中大熊貓”,并稱其起源于5億年前,有的甚至稱其起源于15億年前。這樣的說法像謎一樣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和振武說,這種說法是沒有絲毫根據的。桃花魚雖然很珍貴,但無法跟大熊貓相比,它屬于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中的腔腸動物,身體只有兩層細胞構成,體內有一腔,為食物消化和吸收之處。靠口邊有許多細線狀觸手用來捕捉食物,傘下方的口為吞入食物和排除殘渣的通道。

    桃花魚所屬的腔腸動物時代是一個很重要的時代,這是無脊椎動物開始分化的時期,這個時期距今也不過3.5億年,作為腔腸動物之一的桃花魚在此期間有沒有出現還不一定,所以論定其起源于3.5億年之前的任何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

    【生死之謎】 花開時出現,花落時消失?

    不獨桃花魚的身世難解,就是其生死,也成為傳奇。在我國古籍中,有多處“桃花開時始見”、“(桃)花落時即無”的記載。如曇花一現的美麗,更給其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和振武通過對從全國收集的200多個標本的觀察發現,其實桃花魚的出現并非都在早春桃花開放時節,還有一部分是在夏秋時節才出現。在早春出現的只有湖北秭歸、宜昌和四川樂山等地的桃花魚;而河南信陽、平頂山、焦作修武及江蘇無錫、蘇州等地的則在夏秋出現。

    它們的出現時間也只有一周左右。時間之短,更增添其神秘感。那么,出現一周后消失是否意味著它們已經死亡?

    和振武說,看似其生命如曇花一現,其實驚艷美麗的下面埋藏著漫長的生命孕育過程。這其實并不奇怪,主要是跟其生殖規律有關。它的生殖采取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方式。

    人們在水面能看到的桃花魚,主要指的是已經成熟的桃花魚的水母體,具有雌雄之分,它們在浮出水面這段時間將精子與卵子排在水中,排出之后它們就死去,這也是人們看到它們消失的原因。

    但水下的生命并未停止:精子與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并裂化為浮浪幼蟲,浮浪幼蟲發育成極小的樹枝狀的水螅體,附著在水底的巖石和生物上,度過酷熱的夏季和嚴寒的冬季后,待來年春天或夏秋,以出芽的無性生殖方式產生水母體,水母體成熟浮出水面即為我們看到的桃花魚了。

    【培育之謎】 桃花魚能養殖?

    桃花魚美麗異常,觀賞價值極大。在湖北秭歸,每到桃花魚出現的季節,當地居民爭相捕撈,帶回家中像養金魚一樣飼養。

    在那里,桃花魚可謂家喻戶曉,并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昭君出塞前,曾返鄉探親,她坐在家鄉的香溪河的小舟上,懷抱琵琶,一曲深歌之后,不禁黯然淚下,晶瑩的淚珠滾入香溪河中,化身為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通過對采集到的標本的研究發現,桃花魚多生活在與河流隔絕的小水池、小溝渠和人工水池中,而且這些地方水質清潔、食物豐富,春季溫度能夠保持在 6℃~10℃,夏秋保持在23℃~25℃。而在江河湖泊中卻很少發現。和振武分析,這大概跟水的壓力過大有關。三峽水庫2003年蓄水后,水位大增,氣壓增加不少,在湖北秭歸存在了400多年的桃花魚因此而滅絕。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和振武用玻璃缸飼養桃花魚,試圖通過人工方式繁殖它們的后代,但一直沒成功。“它們身上的謎團還有很多,我一直弄不明白它們的生活史,我還想看看能不能從它們的身上提取到人類的基因。”和振武最后說。(李長需/文 首席記者閆善良/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9-06-23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信陽新縣香山湖景區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