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以來,河南省信陽市以信陽毛尖為載體,連續成功舉辦了20屆信陽國際茶文化節。每屆茶文化節都組織了招商引資、茶葉展銷、經貿、旅游、文化娛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前20屆茶文化節期間,現貨交易金額達110億元,簽約經貿項目1447項,項目投資總額1402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而且為信陽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勁。舉辦茶文化節,不僅帶動了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弘揚了茶文化,促進了信陽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而且大大提高了信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了信陽的城市品位和形象。
如今,信陽再迎茶葉盛會。
茶香傾城,小茶葉撬起大民生
陽春時節,“名優茶核心生產基地”的信陽浉河區譚家河鄉一片綠意盎然,茶香陣陣。茶農李得勝一臉喜氣,因為他和家人上午剛采摘的一大筐青葉被茶商以70元/斤的價格買走。“以前我們是小作坊,自產自銷,每年春茶下來,我們就很發愁銷路。現在好了,我們鄉有了茶葉交易市場,只要茶好,老板們爭著來要。”
與李得勝一樣喜氣洋洋的還有譚家河鄉西北角的土門村村民。盡管自家的信陽毛尖并不比別家的差,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土門毛尖一直質實名淡,外來人知之甚少。現在,土門毛尖也開始揚眉吐氣了。土門村村支書馮根祥告訴記者,全村共有1萬多畝茶園,90%以上的村民都種茶,人均年收入都在萬元以上,茶葉收入占到家庭總收入的80%。“近20天以來,每天一到了干茶交易的時候,我們村里的茶葉市場就被上千人、上百輛車圍得水泄不通,炒制好的干茶一天的成交量就能達到幾千斤。”
茶葉的銷路通暢了,茶農的日子也越過越富裕了。土門村村民衛才貴就是受益者之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信陽市浉河區碧源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是去年3月份注冊的。“來嘗嘗我們家的毛尖,口感可好?”衛才貴的妻子一邊給記者倒茶,一邊講述著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以前賣茶苦,產量低,炒制的品質也不好把握,交通也不方便,整天風里來雨里去掙不了多少錢,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家的門都差點讓茶商擠破了。”
衛才貴說,他們家的茶園是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的有機茶園。“5年前省農科院專家教我們不打農藥、以蟲治蟲。我們把茶蟲捉來放在瓶子里曬死,然后灌水讓他們發酵,等水發臭了再兌上清水噴在茶樹上,效果特別好。”因為是有機茶葉,衛才貴家的茶葉賣得特別好,衛才貴準備明年擴大茶園面積,添置更先進的炒茶工具,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公司,讓“碧源”毛尖飄香得更遠。
如今,小茶葉已經撬起了大民生。目前,信陽全市茶園面積達210萬畝,2012年全市茶葉產量達5.2萬噸,總產值達77.2億元。現有百萬資產的茶農(大戶)470多戶,茶農近100萬人,從業人員達120萬人。2012年,茶農僅種茶一項人均收入超過4000元。茶產業已成為信陽發展特色農業經濟和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
茶城迎盛會,茶葉擔主角
信陽市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全市年均降雨量為12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5.1℃,日照充足,雨量豐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國江南,江南北國”。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態條件,成就了全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的上好品質。信陽也成為我國北方邊緣茶區,是全國最大名優茶生產大市之一。
信陽種茶始于東周,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與龍井并稱“綠茶之冠”。近百年來,信陽毛尖聲名遠播。自1915年信陽毛尖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此后至今屢獲殊榮。2003年“信陽毛尖”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批準;2007年11月(日本)世界綠茶大會,信陽選送的21個茶樣全部獲獎,其中金獎6個,蜚聲海內外;2010年6月,在中國(澳門)國際茶業博覽會上,信陽10多家茶企業產品入選最受港澳茶客歡迎的中國茶品牌。2010年 10月,信陽打破兩千年來只產綠茶的歷史,研發生產出我國最北緯度的紅茶新品——“信陽紅”,并成為紅茶新貴,紅遍全國,與信陽毛尖“比翼雙飛”,給信陽的茶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年4月,經浙江大學CARD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評估,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46.06億元。
4月28日上午,中國信陽第21屆國際茶文化節暨2013中國(信陽)國際茶業博覽會開幕,小茶葉再次擔當重任。
本屆茶文化節,信陽國際茶業博覽會、2013中國春茶產銷形勢分析會、全國茶行業社團聯誼會、信陽國際茶城運營啟動等系列茶事活動聯袂登場。來自國內外的220余家茶商、茶企、茶組織近2000位客商和代表匯聚信陽,成為本屆茶文化節的主角。
據了解,本屆盛會收獲頗豐,期間共簽約合同項目73個,投資總額178.5億元人民幣。其中茶產業項目16個,投資總額14.8億元人民幣;先進制造業項目27個,投資總額51.7億元人民幣;農業及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7個,投資總額10億元人民幣;基礎設施項目7個,投資總額17.8億元人民幣;高新技術產業項目4個,投資總額47億元人民幣。小茶葉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金名片。(農民日報記者 陳四化 張培奇 實習生 王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