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境古為先秦蓼國核心地區,蓼國故都在今固始城區東北蓼城崗,故固始有“蓼城”、“蓼都”之稱。東漢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劉秀封李通為固始侯,“固始”之名自此延用已近兩千年。固始縣歷史厚重、人文景觀眾多,歷史上有玉皇閣、東門城樓、賓陽樓、魁星樓、望月樓等標志性建筑,以及成群連片以青磚灰瓦為建材的民居。
隨著歷史的變遷,以及社會發展和居民居住習慣的改變,過去那些青磚灰瓦彰顯厚重歷史印記的古民居,正在被紅磚紅瓦與磚混結構的建筑所替代。
日前,該縣南后街一處還有人居住的老屋引起筆者的注意,據附近老人介紹,這處老屋應該建于清代。現場看到,除正房被房主用于簡易的印刷作坊外,偏房已經坍塌。梁姓房主無奈地說,房屋由于年代久遠已屬危房,如果采取修舊如舊的方法,一是沒有那么多的老磚老瓦,二是與周圍其他居民家的建筑格格不入,關鍵是修舊如舊的做法比重新蓋磚混結構住房的開銷還要大。(高晉新 文圖)(原標題:固始縣:即將消失的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