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信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信陽

一代傳奇女性——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

2012/11/5 15:30:32 點擊數: 【字體:


一代傳奇女性——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

韓素音舊照

一代傳奇女性——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

自傳三部曲之一《傷殘的樹》封面
           
    在信陽出生的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


    她被翻譯介紹到內地的作品有自傳三部曲《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

    及傳記《周恩來與他的世紀》、《毛澤東與中國革命》等

    根據她的自傳小說《瑰寶》改編的電影《生死戀》曾獲3項奧斯卡獎

    核心提示

    她是中國第一代庚款留學歸來的鐵路工程師的女兒、比利時前國防大臣的外甥女、駐英外交官的妻子、鐵幕時期穿行于東西方世界的國際友好人士、毛澤東和周恩來傳記的作者,她的一生在經歷了大悲大喜之后變得綿長而深沉,真正擔得起“傳奇”二字。

    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至少有一億人聽說過韓素音的名字。作為友好人士、采訪作家,關于她的報道和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照片一起出現在官方報紙上。這位用英文寫作并在西方文壇占有一席之地的英籍華裔女作家,在當地時間11月2日中午于瑞士洛桑家中去世,享年95歲。

     □謝正宜王倩陽

    血緣和文化的雙重矛盾

    韓素音,原名周光瑚,1917年9月12日生于河南信陽。出身書香門第的韓素音是歐亞混血兒,父親周映彤,中國第一代庚款留學生,在掌握了西方先進的鐵路技術后回國擔任鐵道部總工,母親瑪格麗特出身比利時貴族家庭。在韓素音的第一部自傳體小說《傷殘的樹》中便講述了父母在20世紀初期相遇時的景象,其中包含著東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艱難磨合,而這種交融在幼年韓素音的心中充滿了苦澀和迷茫的味道,她用文字記載了她和兄妹們所面臨的血緣和文化的雙重矛盾。

    其實,青年時代的韓素音的夢想是做一名醫生,1931年,未滿15歲的韓素音在北京醫院做起了打字員,兩年后,她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科讀書。1935年秋,她獲獎學金到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繼續學業。自由大學提供給韓素音最大的自我發揮空間,在該校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中,她漸漸對文學產生興趣。如果說學醫和從醫是韓素音遵從于自己從小的愛好,那么寫作則為她以及西方世界開辟了一條看懂自己和看懂中國的道路。

    正如韓素音自己所說:“我的一生將永遠在兩個相反的方向之間跑來跑去:離開愛,奔向愛;離開中國,奔向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韓素音聞訊后既驚詫又悲憤。在多次參加國民政府駐比利時大使館組織的演講會、討論會和系列愛國集會后,她決定回國。她寫道:“中國,中國是我的骨肉,我的靈魂,我的氣息,我的生命!”如大多數那個時代的***愛國青年一樣,她毅然放棄賴以繼續學業的獎學金和做醫生的美好前途回到中國。

    經歷多段刻骨銘心的感情

    歐亞混血的韓素音,既有著歐洲人對待愛情的浪漫和激情,又有著中國人對情感的審慎和對傷痛的難以釋懷,而上天也在不斷地與她開玩笑,讓她經歷了多段刻骨銘心的感情以及三段曲折的婚姻。

    在布魯塞爾留學期間,韓素音有一個年輕有為的律師男友,因其回國這段感情無疾而終。隨后她在從馬賽取道香港回國的海輪上,邂逅生命中的第一位丈夫——唐保黃,畢業于歐洲學校、國民黨高級將領唐生智的侄子。兩人一見如故,唐保黃甘愿為國捐軀的男兒氣概更博得了韓素音極大的好感,相愛后不久兩人迅速結婚;楹,兩人因背景、思維、價值觀的差異而產生矛盾。這段痛苦的婚姻隨著唐保黃1947年死于東北戰場而終結。

    1952年,韓素音嫁給了英國出版商康柏,改名伊麗莎白·康柏,在自傳里她曾坦言,嫁給康柏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養女蓉梅,為了給她提供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分手后,韓素音再次遇到生命中的摯愛伊恩,這正是她最著名的自傳小說《瑰寶》中的男主角原型,伊恩是《泰晤士報》的記者,盡管在遇見韓素音時正維持著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但兩人的愛情卻迅猛升溫。然而一次離別成了永別,伊恩在戰場上喪生。

    許是上天終于眷顧,韓素音在中年時找到了陪伴自己走完余生的伴侶——印度上校陸文星,他性格溫厚,盡管韓素音每年大概有7個月在世界各地訪問、演說,陸文星還是全力支持她。韓素音曾說過:“只要他在身邊,就感到有無窮的力量。”晚年,兩人定居瑞士小城洛桑。

    以流利的英文 寫作中國故事

    韓素音自創作以來,一直以流利的英文寫作中國故事,其作品有30多部,上世紀80年代以來,陸續被翻譯介紹到內地的有《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吾宅雙門》、《再生鳳凰》、《瑰寶》、《青山青》、《等到早晨來臨》及傳記《周恩來與他的世紀》、《毛澤東與中國革命》等。目前,《瑰寶》和自傳三部曲《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全譯本已由世紀文景公司全部出版。《瑰寶》的主角是韓素音和她的英國戀人,他們生活在1949年3月至1950年8月之間的香港,徘徊在“去西方”還是“去東方”之間,完整展現了一幅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大畫卷。

    文譯者孟軍認為,韓素音并非土生土長的英語世界的人,但她的英文造詣卻在當代英美文壇堪稱一流,其精美、清麗、雅潔的文筆早在西方評論界得到公認。1955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把《瑰寶》搬上銀幕(譯名《生死戀》、《愛情至上》),次年獲3項奧斯卡獎,韓素音也因此而馳譽國際文壇。

    1989年,在韓素音的資助下,中國翻譯協會開始舉辦韓素音青年翻譯大賽,此項大賽目前已經成為中國翻譯界影響力最大的競賽。(原標題:一代傳奇女性——華裔女作家韓素音逝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大河報(2012-11-0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