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泥泥狗”與浚縣“泥咕咕”造型審美之比較
2012/8/23 17:53:0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一、關于題材的比較據
《淮陽縣志》記載,“泥泥狗”按其造型大小和著色的不同,可分為小泥鱉、小中板、娃娃頭、大花貨等四種類型。“泥泥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大花貨類型的“人面猴”,它具有早期人類的形象,半人半猿,面目黑瘦,周身繪有毛發?鋸埖氖址、逼真的造型、強烈的色彩,都呈現出一種古樸的原始美。
比較而言,?h“泥咕咕”的題材要寬泛得多。其題材保留了許多歷史人物和軍事場面,如瓦崗寨將領、武士、戰馬、花哨哨等,后來又結合戲劇故事、神話傳說,擴大了表現的范圍,比如唐僧師徒、三國演義、白蛇傳等。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種開放性、包容性極強的民間藝術,?h“泥咕咕”不斷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逐漸增加了家禽、家畜、飛禽走獸等表現動物的題材,表達民俗民風中對于自然的依賴。許多神靈怪獸的題材,則集中體現了人們渴望得到神靈庇護的理想。
二、關于造型的比較
民間玩具淮陽“泥泥狗”,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形象特征,造型古樸、粗獷,所表現出來的神秘凝重氣氛,頗有遠古彩陶的風韻,給人強烈的神秘感,被稱為民間藝術的“活化石”、“真圖騰”。據專家考證,“泥泥狗”起源于原始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其在視覺上營造一種詭秘感、神秘感,能使人產生對神明、祖先的敬畏感與崇高感。
?h“泥咕咕”雖然以南北朝時期的石雕為基礎(浚縣的大坯山、浮丘山有許多南北朝的佛教石刻),但其直接產生原因則是對在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黎陽會戰”中陣亡將士的祭奠和紀念。它來源于現實生活,在造型上自然更加樸實、厚重,顯得熱烈而執著、豪放而質樸。在相當長的發展歷程中,?h“泥咕咕”明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表現內容和題材不斷拓展。
三、關于審美的比較
1. “泥泥狗”和“泥咕咕”的相同之處
⑴ 色彩的設計與運用
淮陽“泥泥狗”和浚縣“泥咕咕”的用色都屬于民間色彩范疇,一般都用黑色做地,然后賦以高純度、高明度的原色或間色。有的是在黑地上涂一塊白色,然后再繪以花草紋,色彩對比強烈而協調,簡潔穩重而又顯得五彩斑斕,所表現出來的情調熱烈、奔放、淳樸、真摯,富于裝飾性,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⑵造型夸張,多用花草紋裝飾
“泥泥狗”和“泥咕咕”都十分注重對象本質特征的夸張,借以表現出對象的精神風貌、情感氣質,達到“傳神”的目的。就像中國水墨畫,強調對象的典型性,注重情感意韻的傳達,賦予形象以鮮活的生命力。“泥泥狗”和“泥咕咕”都是沿用各自傳統的花草紋、線形紋等裝飾,手法細膩流暢,花草紋、線形紋的選擇和運用沒有定式,往往根據表現對象不同做隨機處理。
⑶ “程式化”傾向十分明顯
“泥泥狗”和“泥咕咕”在造型及紋樣繪制方面,逐漸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就像傳統戲劇里的騎馬動作一樣,具有明顯的“程式化”傾向和“符號化”特征。在整體造型與裝飾上,沒有蓄意雕琢的痕跡,顯得天然質樸;搓“泥泥狗”還重視傳統造型的傳承,有老模子代代相傳。
⑷ 制作工藝流程
淮陽“泥泥狗”和浚縣“泥咕咕”的制作一般都要經過下面幾道工序:
和泥:二者都是用膠泥為基本原料,將膠泥晾干打碎成粉末狀,然后用水拌和,經過多次摔、和、捶等,將泥中含存的氣體趕出,以防焙干時開裂。和熟的泥黃中帶紅,細膩、柔軟、不粘手。由于泥中有膠,粘性好,做出的玩具便不易破碎,再經過土窯燒制,就更為結實。
捏制:用和好的泥捏制出表現對象的大體形狀(或用簡單的模具制作),然后用簡單的雕塑工具塑造出對象的細節部位,進行捏制整理,突出表現對象的典型特征。捏制過程是表現物象動態、形狀的關鍵步驟。
晾干與焙烤:泥玩具捏制完成后,一般都在戶外晾曬,或者在爐火旁焙干后著色;驅窀傻哪嗤婢哐b入土窯燒制,待陶化后取出上色。
著色:著色是表現對象視覺形象的重要一環。傳統的著色工具和材料一般采用土制毛筆和顏料。顏料中的黑色是采用鍋底灰加骨膠熬制而成,其它顏料如白粉、大紅、大綠、中黃、鮮藍等,均為土質顏料調配而成,有的加入蛋黃調配。毛筆多由狗毛制成,筆鋒尖、彈性好。淮陽“泥泥狗”著底色時一般是將玩具浸泡在熬鍋內;?h“泥咕咕”則用刷子或毛筆上色。待底色干后,再用毛筆繪制裝飾圖案,F在,顏料多用墨汁和廣告顏料,個別時候再用清漆覆罩。
2. “泥泥狗”和“泥咕咕”的主要差別
⑴ 造型的區別
“泥泥狗”造型神秘、怪誕,而“泥咕咕”造型質樸、簡潔。
傳說淮陽“泥泥狗”帶有靈氣,具有驅邪鎮妖之功,是神明之物,不但可以醫治百病而且還能暗中幫人耕田種地、洗衣燒飯。據專家考證,這些泥玩具起源于原始社會后期,直接反映了原始社會后期的文化狀態和特征——生殖崇拜、神秘化。
?h“泥咕咕”最早是由紀念在“黎陽會戰”中犧牲的將士而來,一開始就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內容,因此更加符合現實生活,而且在歷史的演繹過程中,也更加注重吸納現實生活中的營養,不斷地擴大表現題材和內容,整體造型質樸、粗獷,渾然一體。【原標題:淮陽“泥泥狗”與?h“泥咕咕”造型審美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