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監獄,人們腦海里不由自主地會聯想起高墻、電網、戒備森嚴的哨卡和荷槍實彈的武警。實際上,監獄是一所特殊的學校,服刑人員是一群特殊的學生。在高墻大院內,服刑人員要學習文化知識,參加職業技術培訓。有學生就要有教師,又是誰在給這群市民眼里的“洪水猛獸”當教師呢?9月10日,是我國第29個教師節。教師節前夕,記者深入河南省周口監獄高墻大院,為讀者記錄一群青春靚麗的“警花”教師……
“警花”教師張一新
9月8日,記者在省周口監獄見到該監獄教育科副科長張一新時,她正被一群服刑人員團團圍住。在她的指揮下,服刑人員李曉波(化名)有些羞澀地在其獄友張陽(化名)的后背上寫出自己的心里話:祝你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而張陽和李曉波一樣,在另外一名服刑人員的后背上寫出了自己心中的祝福……這個被稱為“真情告白”的游戲像一股股暖流,在參加游戲的40多名服刑人員心中傳遞,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這是張一新給監獄服刑人員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一個場景。自今年7月份以來,張一新已經為不同的犯人群體開展了10多次團體心理輔導,開辦了3期心理健康輔導班。“這些特殊學生文化程度各異、年齡相差懸殊、家庭背景千差萬別,我們只能因材施教,主要以文化掃盲、法律常識、悔罪教育為主。”張一新告訴記者。
特殊園丁 責任重大
“在正常情況下,男犯監獄不允許女警和男犯單獨接觸?晌壹仁且幻撠熥锓附逃母笨崎L,又是一名教師,特殊使命要求我打破常規,每天要克服恐懼,穿梭于男犯之中,為他們開設課程,給那些曾經暴戾、陰暗、仇恨的心靈播種守法、誠信、善良、寬容的種子。”面對記者的采訪,張一新表示,擔任教師是“職責所系”,是一名監獄民警必須履行的職責。
采訪期間,張一新向記者講述了她的一次特殊經歷。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她給一名年輕的服刑人員做完心理疏導后,那個年輕人感慨地對她說:“張警官,如果小時候我有個像您一樣的家人,能經常為我講講這些做人的道理,也許我就不會鋃鐺入獄了……”張一新說,“聽到這樣的話,使我想起了‘亡羊補牢’這一寓言故事,作為一名特殊園丁,我深感責任重大。”
高墻內有個“巾幗講師團”
省周口監獄副監獄長崔應召告訴記者,其實,這里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周口監獄育才學校。有學校就要有教師,在這個中度戒備的男犯監獄里,除了有一群男警教師外,還有一群青春靚麗的“警花”為這群“危險”的男人教授課程:公民道德、婚姻家庭倫理、感恩悔罪、不良情緒疏導……
“我們有11名像張一新這樣從事罪犯教育的女警,專門成立了‘巾幗講師團’,把需要講授的課程通過招標的方式‘承包’給女警,由她們自備教案、自制課件,由監獄統一安排課程表授課。”崔應召說!跬韴笥浾 金月全 通訊員 鄒志遠 文/圖【原標題:張一新:高墻內的“警花”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