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蔡黃菊遍地香。10月9日,以“重陽節·敬老情”為主題的中國·上蔡第十四屆重陽文化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開幕式暨《神州大舞臺》走進“重陽文化之鄉”公益演出在上蔡縣隆重舉行。古城上蔡,以其獨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蘊,再次吸引世人關注的目光。
上蔡是中國重陽文化之鄉、千年古縣、海內外蔡氏祖地、秦丞相李斯故里、河南省十大古城。幾千年來,這塊膏腴之地歷經滄桑,也盡顯風流,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一個個璀璨奪目的歷史名人,曾在這里留下代代相傳的歷史故事,留下瑰麗而神奇的傳說,留下讓人駐足憑吊、流連忘返的文化遺跡。作為人們祈求平安吉祥和長壽福康、追求生命健康與美好未來的一種文化活動,重陽文化以其獨有的事象特點和文化內涵,在歷史長河和時代演變中,獨樹一幟,熠熠生輝,成為中華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有力地促進了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
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是重陽文化核心價值之一。在孝道文化傳承弘揚方面,作為重陽節發祥地,多年來,上蔡縣堅持在重陽節期間,大張旗鼓地開展評選好兒女、好媳婦、好公婆活動,隆重表彰獎勵一批尊老敬老的孝道家庭、孝心模范,對9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長壽金。同時長期在青少年中開展“弘揚優秀傳統,倡導敬老愛老”活動,宣傳尊老敬老先進典型事跡,在全社會倡導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良好社會風尚。
為大力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該縣制定和出臺了老齡事業發展規劃、老齡工作目標管理實施細則等規范性文件,使全縣各個時期的老齡工作有目標、易操作。在全省率先實行90歲以上老人生活補助制度,已累計發放生活補助金1000多萬元,并認真抓好離退休人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活福利落實以及農村老年人等低保工作。抓好敬老院設施建設,規范化管理,切實保障集中供養五保對象生活質量,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達3372人,集中供養率達61.4%,率先實現省、市確定的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目標。該縣先后被評為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全國敬老模范縣、全國五保供養工作先進縣。
為充分利用和發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該縣提出“文化立縣、文化興縣”發展戰略,致力于重陽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使重陽文化在更廣闊的領域得到傳承和發展。成立專門委員會,對重陽文化進行研究、發掘;加大投入,對重陽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保護開發;連續舉辦十三屆重陽文化節,擴大重陽文化影響力;廣泛開展藝術交流,結集出版《天下重陽源上蔡》《重陽節發祥地——上蔡》等專著。2005年12月,上蔡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上蔡重陽習俗”,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把文化元素揉進經濟建設,上蔡形成全方位多元化融資投入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格局,特別在重陽文化產業相關產品研制開發,扶持創辦上蔡縣重陽茱萸絳囊祈福用品有限公司、上蔡縣秀梅重陽茱萸絳囊制品有限公司、東岸重陽桃核雕花有限公司等重陽文化生產企業,把重陽文化資源作為一項產業進行整合、開發、策劃,進行市場運作和市場經營,形成了獨特的經濟亮點。先后與科研單位聯合做好菊花酒、茱萸絳囊、桃核雕花、重陽糕等重陽文化衍生產品開發,提升重陽文化產品檔次,實現經濟文化和諧共興。目前,茱萸絳囊、桃核雕花等文化產品暢銷緬甸、老撾、越南、朝鮮和我國臺灣等7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500多萬美元。
構筑文化旅游產業框架,上蔡以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蔡國故城為中心,以傳承李斯文化、蔡氏文化、重陽文化、孔子文化、伏羲文化為著力點,提出重點打造“三一”(“一廳”“一廊”“一節”)、“三園”(重陽文化園、根親文化園、李斯文化園)旅游文化產品。前不久,《上蔡縣重陽文化旅游產業園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并通過專家評審。上蔡縣重陽文化旅游產業園規劃建設“一核(蔡明園)、一帶(古城墻體休閑觀光帶)、一園(重陽熱海產業園)”三大重點板塊,目前,由省旅游集團投資13億元、占地3300畝的上蔡縣重陽文化旅游產業園已經開工建設。
“依托重陽文化等古蔡文化品牌優勢,上蔡縣加大投入力度,做深、做精、做強一批文化精品工程,以文化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提升經濟競爭力,實現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名縣轉變,拉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蔡縣委書記胡建輝表示,力爭到2020年,形成具有較強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體系,使文化產業在全縣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逐步增加,成為縣域經濟新亮點。
美哉,上蔡;醉哉,重陽。走進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上蔡,如一杯清香芳醇的菊花酒,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