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歷史傳說 >> 古老傳說 >> 瀏覽駐馬店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確山打鐵花的傳說

2013/4/23 16:13:13 點擊數: 【字體:

   
     確山打鐵花的傳說

      
    確山鐵花源遠流長。它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
      
    最早的確山打鐵花活動,充滿道教的色彩和行業的特征。宋代崇尚道教,確山縣境內的老樂山,曾是道教的圣地,與湖北武當山、泌陽銅山并稱為中原道教三山(武當山稱為金頂山,銅山稱為銅頂山,樂山稱為鐵頂山),道教廟觀遍布全縣,僅樂山一處,就有“九宮二觀一拜臺”之稱。社會上的金、銀、銅、鐵、錫五門工匠,與道士共同敬奉的是一個祖師——太上老君,所以,工匠們與道士們可謂師兄弟。“打鐵花”初源于工匠們的祭祀活動。每年年初,五門工匠們開業之前,為首的工匠就會經過協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選定吉日,到本縣老君廟、火神廟中獻上各種祭祀品。之后,五匠中各門店、字號內的所有人等,都抬著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隊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鳴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鋪都要設香案供品迎送。隊伍到達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內,舉行祭祀儀式,求老君爺、火神爺保佑全年平安、生意興隆、四季發財。夜晚開始打花。參加打花的多是各門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內跪拜、更衣,求神靈保佑安全,避免燒傷。工匠們的祭祀活動得到道士們的支持和參與。道士們或提供打鐵花的場地(多是屬于廟產的空地),或出錢出物。在工匠們祭祀游行時,道士們往往組織笙、簫、管、笛、絲竹、鑼鼓等樂器,為工匠們助興助威。平時,工匠們為道士們鑄造鐘、罄、云牌、香爐、火盆之類,也是不收費的。遇到道教的重大慶典,道士們也會出錢出物,請工匠們舉辦“打鐵花”,為道教增添光彩。這無形中促進了“打鐵花”活動的開展。顯而易見,“打鐵花”的最初目的一是為了展示本行業的氣派,取悅于群眾,擴大影響,等于做一次廣告。二是討個吉利,利用“花”與“發”的諧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發”之意,象征著事業發達興旺。
         
    確山鐵花又叫“打鐵花”,“確山鐵花”的表演形式和操作過程充滿了神秘和驚險:組織者在一個寬闊的場地上搭起一個丈余高的大棚,稱為“花棚”,花棚頂鋪一層新鮮的柳樹枝,樹枝上綁滿各種煙花、鞭炮等。“花棚”頂部正中豎起一丈余高的桿子,稱為“老桿”。“老桿”頂上綁上鞭炮、煙花等,稱為“設彩”。花棚旁邊立一座熔化鐵汁用的熔爐,把事先準備好的生鐵化成鐵汁待用。打鐵花時,先把鐵汁注入事先準備好的“花棒”,即一根拳頭粗細、一尺多長的新鮮柳樹棒,棒的頂端掏有直徑3厘米大小的圓形坑槽,用以盛放鐵汁。打花者一手拿著盛有鐵汁的“花棒”(也叫“上棒”),一手拿著未盛鐵汁的“花棒”(也叫“下棒”),赤裸著上身,頭上反扣一葫蘆瓢,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擊上棒。十幾個“打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緊跟一人,往來于熔爐和花棚之間,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接踵而至,棒中的鐵汁沖向“花棚”后,遇到棚頂的柳枝立刻迸散開來,沖向夜空,猶如火樹銀花,絢麗多姿,光彩奪目。鐵花又點燃了棚上的鞭炮、煙花等,頓時,鐵花倒懸如火山噴發,鞭炮齊鳴似兩軍激戰,霧嵐氤氳,流光溢彩,驚心動魄。
          
    每當打鐵花時,附近的龍燈會都組織龍燈趕來助興,在鐵花飛濺的花棚下穿梭,稱為“龍穿花”。“龍穿花”是顯示每個龍燈隊陣容、意志、技巧的最佳場合。“穿花”穿得最好的龍燈隊會受到同行和觀眾的好評及敬慕,也會受到打鐵花組織者的獎勵,日后便名聲大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盤古的傳說上一條:重陽節的傳說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