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養生息
2013/9/6 16:47: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唐·韓愈《平淮西碑》
典故釋義:在戰爭或社會大動蕩之后,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恢復元氣。
元和十二年,裴度統領大軍平淮西時,韓愈和李愬一樣都在軍中任職。對于平淮西之戰,韓愈親歷所見。戰事過后,憲宗皇帝點名讓韓愈撰文立碑。接到圣諭,韓先生“公退齋戒坐子閣,濡染大筆何淋漓。點竄堯典舜典字,涂改清廟生民詩(李商隱·《平淮西碑》)”。碑文千八百字,如行云流水,如大江出峽,汪洋恣意,一揮而就。文章之華美,所謂“下筆煙飛云動,落紙鸞回鳳驚”。勒碑之時,國人視為奇文爭相誦之。但是,讓韓先生和喜愛韓先生詩文的人料想不到的是,這通立于汝南城北門外的“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龜蟠以螭”的平淮西碑,在立好后不久便被李愬的部將石孝忠“長繩百尺拽碑倒,粗沙大石相磨治”(李商隱·《平淮西碑》)了。這還不算,石碑被拽倒之后,仍不解氣的石孝忠又親自揮錘將其砸斷。這還得了,平淮西碑是尊圣上旨意立于此地的,拽倒砸碎此碑無疑觸犯天條,是罪不能赦的。更為嚴重的是,當官吏來抓捕他時,他非但不束手就擒,反而動手又打死一名吏卒。
按照常理,作為一名官階不高的下級軍官,石孝忠是不該也不敢如此膽大妄為的,即使是他的頂頭上司李愬,充其量也只是一位地方官員,相當于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一般情況下,即使功高蓋世,也不敢與當朝丞相爭寵論功。況且,平蔡之后,他被封為涼國公,已經寵榮有加了。可偏偏這李愬也不是等閑之輩,尤其是他的老婆,更非同一般的平民女子,乃是當朝皇帝唐憲宗的外甥女。看到自己的老公受了“委屈”,她氣不打一處來,一路鬧將下來,最終鬧得皇舅無計可施,只得下旨讓翰林大學士段文昌重寫《平淮西碑》立于蔡州,這才息事寧人,了卻了一樁麻煩官司。
成語“休養生息”由此而出。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