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劭,字元伯,汝南人。生卒年不詳,約東漢初年前后在世。成語“范張雞黍”、“雞黍之約”、“雞黍之交”的當事人。據《后漢書·獨行列傳》載:張劭與范式(字巨卿,東漢山陽郡金鄉人,官至廬江太守)是好友,年輕時在太學求學,兩人返鄉時,范式對張劭說,兩年后我將到你家拜見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約好了日期。當約期快到時,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范式。母親問:你們分別已經兩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相信他嗎?張劭回答:范式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他一定不會違約的。到了約好的那日,范式果然來到。張劭與范式遂成為重信義的典范。后經過晉·干寶《搜神記》中的《山陽死友傳》、元·宮天挺雜劇《范張雞黍》、明·馮夢龍《喻世明言》之《范巨卿雞黍死生交》等加工和改編,最終成為成語典故。“雞黍之約”也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誠信之源。古人所稱“八拜之交”之一。(摘自《河南日報農村版》的《汝南歷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