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昌(1917—2001),河南確山人,解放軍將領,被譽為“民兵司令”。1936年4月加入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班班長。1937年10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因作戰勇敢任一連連長。1938年,豫南人民抗日獨立團改編為新四軍四支隊八團,任八團一營二連連長。1940年8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騎兵連連長。“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四支隊八團改編為新四軍二師五旅十三團,任一營副營長,1942年4月任營長。1944年9月到達陜北延安,入抗大八期一大隊學習,1945年8月畢業,9月被組織派遣到東北任三肇軍分區三團副團長,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改造舊軍隊,清除地方反動武裝,建立根據地。
1946年4月所在部隊編入北滿軍區主力第七師十二團,仍任副團長。解放戰爭全面開始以后,毛世昌先后任東北六縱十七師五十團副團長,1947年3月調任三縱七師二十一團團長,率領部隊從松花江打到海南島,先后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1947年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解放四平攻堅戰和遼沈、平津、渡江、解放中南、華南等戰役。在遼沈戰役中,曾帶領部隊迅速從錦州城北攻入城內;遼西會戰時,在胡家窩棚摧毀廖耀湘兵團指揮所;平津戰役中帶領一個營攻占南苑機場,繳獲飛機25架。北平和平解放,接受了毛澤東、朱德、林彪等中央領導人的檢閱。在解放海南島戰役中,率領2500人駕50條船,冒著槍林彈雨搶渡瓊州海峽,突破敵軍海陸空立體防線,在臨高角勝利登陸。全團僅有7人負傷,創造了渡海作戰的奇跡。登陸后又率隊乘勝追擊,從瓊北臨高角一直打到瓊南萬寧,俘敵5000余人。全島解放后,隨軍回師東北,駐守遼寧丹東市。
1950年10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1年國慶節隨同南京軍事學院400多名師、團級黨員干部到北京參加閱兵,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接見。1952年7月畢業后,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軍一一九師副師長參加抗美援朝,并建議高炮營以連為單位在戰斗前沿分散打擊敵人,先后擊落美軍飛機30多架。9月18日,全線戰術反擊,全殲美軍一個加強連,俘敵30余人。1953年10月隨部回國,任一一九師代師長,1959年3月調福建晉江軍分區任司令員。福建沿海島嶼與臺灣金門島嶼僅距2000多米,反炮擊、反襲擾、反偷渡、反潛入潛出斗爭尖銳。毛世昌以基層民兵建設為重點,加強軍民聯防。
1962年,臺灣派出兩股特務,登陸后很快被當地軍民殲滅。10年間,晉江沿海軍民沒有傷亡一人,毛世昌被譽為“民兵司令”。1969年1月,毛世昌調到福州警備區任司令員,11月任福建省軍區副司令員、軍區黨委常委,1978年改任福建省軍區顧問,1980年12月離職休養,2001年4月在福州逝世。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大校,曾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和朝鮮二級國旗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