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民的“香茶夢”
2013/10/8 17:11:2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田野里,小男孩和小女孩在玩著手拍手的游戲;一臺收割機在成熟的大麥田里忙著收割,一對青年男女看著豐收的大麥,臉上溢滿著幸福的笑容。這是眼下正在新蔡縣開機拍攝的微電影《香茶之戀》。
香茶是以精選優質大麥和金銀花為原料,采取超微粉碎技術和獨特精細的制作工藝加工生產出來的金大麥茶。王飛說,之所以拍攝《香茶之戀》微電影,就是想著力打造企業文化品牌,讓金大麥茶立足市場、面向全國、沖出國門、香飄世界。
今年36歲的王飛是新蔡縣宋崗鄉腰莊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如何讓循環生態農業在廣袤的黃土地上扎根結果,是他一直思考的一個課題。2008年3月,他投資1000多萬元創辦了新蔡縣飛達畜業養殖場,利用生態發酵床養豬,不僅省工、省水、省料,而且環保無污染,能夠有效凈化農村養殖環境。之后,他又去山東、江蘇、浙江等地考察,引進了黃粉蟲立體養殖項目,養殖規模1萬多平方米。王飛嘗試把黃粉蟲養殖項目與生豬養殖項目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生態養殖新路子。他首先利用黃粉蟲吃農作物秸稈產生的糞便作為配料進行喂豬,把黃粉蟲烘干代替乳豬飼料進行喂養,讓母豬提前斷奶,可以提前配種,提高繁殖力。同時,節省了小豬的飼養周期,縮短了出欄周期,還提高了生豬的抗病能力和豬肉品質。2009年9月,王飛成立了新蔡縣金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提供技術服務,帶領當地群眾發展特色種植、養殖項目。
利用生態發酵床養豬兩年后,發酵床內的墊料到了該清理的時候了。為了充分利用好墊料,王飛又前往平邑、封丘等地考察,利用發酵床墊料肥田的生態種植方式,引進種植金銀花。他成立了新蔡縣圣澤金銀花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使金銀花種植面積發展到3000畝。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飛發現朋友正在喝麥茶。這使他茅塞頓開:何不利用金銀花和大麥開發出一種香茶?有了這一思路,他和新蔡縣質監局工作人員一起到省衛生廳找專家進行咨詢、分析、論證,在得知這是一個安全、綠色、健康、可行的項目后,王飛開始去實現他的“香茶夢”。企業作為河南省科普惠農先進單位和駐馬店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發出的金大麥茶、大麥系列茶、金銀花系列茶等產品,很快打入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并獲得全國“農洽會”優質產品獎。
從養豬到養蟲,從種植金銀花、大麥到開發研制金大麥茶,王飛創業始終沿著一條生態農業產業鏈進行運作。他說:“建設美麗中國,就要從生態農業做起,掙來了‘金山銀山’,更要保護好青山綠水。”記者 劉付明 通訊員 趙學風【原標題:一位農民的“香茶夢”】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2013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