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駐馬店市泌陽縣城,有一位名叫張喜鳳的女士為越來越多的人熟悉。
她靠打一把雨傘和推一個磅秤賣大米起家,去年貸款300萬元和自己的親戚合伙辦起了“張喜鳳糧油有限公司”。今年又先后吸引3名大學畢業生來此上班。如今,“喜鳳牌”大米走出泌陽縣城,成了駐馬店市區市民的搶手貨。
11月28日,一名正在喜鳳糧油公司分揀花生米的工人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俺的老板喜鳳是大好人,俺分揀出的花生米中不能有爛籽,不能給喜鳳臉上抹黑。”
在張喜鳳公司生產的產品包裝上都印有她4個女兒王安妮、王安夢、王安雅、王安嫣的照片,這些小代言人中只有王安妮是張喜鳳的親生閨女,其他3個都是張喜鳳撿來的棄嬰。
2006年3月,張喜鳳在縣醫院門診大廳里撿回一名患先天性脊椎裂的棄嬰。為保住這個孩子脆弱的生命,她狠心斷掉了才出生兩個月女兒的奶,用自己的母乳喂養棄嬰并四處求醫 ,她給這個棄嬰起名叫王安夢。而后,她又先后在家門口撿到了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王安雅、患唇顎裂的王安嫣。為了給這3個孩子治病,很短的時間,她不僅花掉了家中全部積蓄,還借債20萬元。
這些年來,她還先后資助了3名貧困大學生和7名中學生;每逢過年,她都要為困難戶和孤寡老人送大米。
在熟悉張喜鳳的人眼里, 她還是個孝順媳婦。張喜鳳在為自己的母親和婆婆送終后,不僅精心照護著公公,還照護著3個80多歲的婆家舅舅和一個雙目失明的妗子。
張喜鳳有一個信念,多掙錢,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今年秋季,她又承包1000多畝土地,帶領18戶農民創辦起了“喜鳳農民專業合作社”。本報記者 王天定 攝影報道【原標題:泌陽“好人”張喜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