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圖 亞昌
天下藏界
吳冠中曾經質疑:為什么我們打假畫這么難呢?這是困擾在每個藝術家心頭的痛,尤其是在中國藝術品市場愈演愈烈的今天,近現代書畫大師作品高達千萬元一平尺,而書畫造假的成本卻是低之又低,藝術品投機者的利益誘惑,再加上中國遍地開花的小作坊,市場上一張張天價的書畫就是被這么生產出來了。當收藏大佬們在拍賣場上為一張作品爭奪得面紅耳赤時,這張作品早已經是成本價格的幾百倍之多了。
在中國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藝術作品各具面貌、風格各異,他們的藝術成就躋身時代前列,他們的作品價格隱隱有蓋過前人之勢,這個群體就是近現代中國畫名家。不論是從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還是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其藝術成就之高、價格之昂穩穩屹立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之巔,這些名家吸引了大批收藏家、媒體、經濟專家的關注的同時,也讓一大批造假者趨之若鶩,他們想盡千方百計從中謀取暴利,書畫造假也從原來的“個體戶”過渡到“集團化”“流水線”作業。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步步溝壑,藝術投資與收藏者在這個市場上更是危機重重。
京津地攤貨與高仿共存之地
“北京是全中國近現代書畫造假的最大集散地,北京現在除了造古以外,齊白石、李可染、黃胄、李苦禪、吳作人、王雪濤等人的作品尤其在北京被仿造的最多”,著名收藏家金山對筆者說。筆者在查閱了近幾年媒體經常報道的造假地區之后發現,總體來講,某一個地區的造假是和這個地區近現代歷史上的文化名人息息相關,并且在當地都有最好的銷售渠道。
“像普通產品制假一樣,書畫制假也多種多樣。書畫界行內將仿制水平較低的一類假畫稱之為行貨,天津行貨最為出名”,雅昌論壇資深網友卯生對筆者說,除了水平較低的特點,行貨還有其突出的特點:名頭廣、數量大、成本低。成本在幾十元到兩三百元不等。天津行貨的規模最大,從業人數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鼓樓地區。天津所造假畫對象以近現代京津畫派的畫家居多,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陳半丁、陳少梅等大名家,也有當代著名畫家如黃胄、范曾、劉大為、何家英、王明明等人。筆者了解到,在解放前,天津就和北京、上海、蘇州等共稱為生產假書畫的四大產地之一,天津則是屬于書畫造假中的兩個極端,既有大量的地攤貨、也不乏高手做的高仿。
天津是最早的書畫交易發起地,好多人在天津掙得了書畫生意的第一桶金,也有好多人在天津遭遇了第一次的被騙,山東省藝泉堂老板魯清汶就是后者的代表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魯清汶就開始在天津買畫,當時買的第一張作品是婁師白的作品,當時是以高于工資幾倍的價格到手,回到山東之后細細查看,才發現這是一張假畫,而當時,在天津的市場上,幾乎每個地攤上都有這樣的作品,不斷被交易。
專人專作的金陵派造假
南京假畫主要集中在南京夫子廟和清涼山古玩市場等地,所仿以金陵畫派錢(錢松喦)宋(宋文治)亞(亞明)魏(魏紫熙)、傅抱石、陸儼少、陳大羽等畫家和當代江浙、上海地區程十發、范揚、吳山明等當代畫家的畫作為主。
“南京金陵畫派,現在林散之被造假水平最高,甚至他的家人都分不出來,陳大羽、宋文治也有位置,但是最好的就是林散之和陳大羽的作品被造假”,金山對筆者說。陳大羽當時在南京藝術學院帶研究生,曾經有一個自己的研究生畢業之后,就開始在市場上造他的假畫,后來在市場上被人舉報到陳大羽處了,陳大羽當時就被氣得住院了,后來這個研究生到醫院里給陳大羽下跪道歉認錯,后來陳大羽就沒有起訴這位昔日的研究生。
林散之書法作品在南京當地尤其受到收藏者們的追捧,在早幾年間就接連引發出了造假事件,林散之的兒子林筱之曾經給媒體爆料說,市場上有些書畫商為了賺錢,竟然還利用金錢美色來勾引自己,想拉自己一起造假分錢,尤其是在南京的一些著名的鑒定專家身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只要給錢,就含含糊糊的,假的說成真的。而據筆者了解到,林散之作品造假產業鏈在南京已經成熟,據南京一家媒體的爆料人稱,在南京有一個專門仿林散之書法的高手,畫商都是成批量地到他那里去訂購,早幾年是百元一張、千元一張,再找專家題字,一幅字題個款只需兩三千元,最后到拍賣場上,一般都能賣個三四萬元。其中的利潤堪稱驚人。
海上畫派之杭州假和上海仿
江浙一帶地區的造假在分工上較為明確,仿造對象也是海上畫派為主,尤其以杭州假、上海仿和蘇州片為名,而在這其中,陸儼少和謝稚柳等人是最近在市場上最為火爆的兩位近現代的書畫大師,他們的作品自然是被仿造最多的。
陸儼少偽作根據行家分類可大致歸為“杭州假”“上海仿”“香港造”。杭州假自1993年起,系一人在杭州偽造,隨后銷往***,贗品的質量相當粗糙;目前,拍賣場上署名陸儼少的作品多達16000多件,真品概率極低。
謝稚柳作品造假,主要集中于蘇滬兩地。江蘇多造假其早期“工整”畫風,題材主要以佛像、高士、仕女為多。上海多造假其晚期“放浪”畫風。究其原因,在江蘇一帶,不管蘇州也好,揚州也好,久有造假“傳統”,而且是造假工整一路的畫風,尤以“蘇州片”最為有名。湖南省文物鑒定專家李志勇對筆者說,根據調查所繪制的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師造假版圖也顯示,在某一個區域內,特有的文化氛圍就決定了當地的書畫大家肯定是市場最追捧的。
近現代書畫大師被造假的產業鏈條
“仿造、展覽、出版、拍賣、收藏是一件仿作的鍍金之旅,在這個產業鏈條中,每一個步驟上都有專業的操手在運作。”金山對筆者說,但是相對來講流通會跨區域流通,比如說廣東的幾家拍賣行對黎雄才基本上比較了解,所以拍賣行的專家也好,他們老總也好這些年都是從業的,從自己的小買賣做起來的,他會對當地造假比較了解,這些人往往對黎雄才不會放在廣東賣,會拿到北方去賣。類似的情況,北方的東西也在北京當地拍賣行比較了解,也會放到廣東來,會異地交流。在這些過程中,畫作販子和仿造者之間的溝通可以說是這條產業鏈中的重中之重。
“黃賓虹的假作主要是來自安徽黃山、浙江杭州、香港等三個地方,但是這三個地方的假作最后都流向了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地區的拍賣尤為猖狂。”知情人士朱先生對筆者說,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朱先生就已經在市場上看見假畫了,當時是一些黃賓虹學生輩的人仿造的。相對來講,南方的仿造者在仿作黃賓虹作品時的水平,比北方的仿造者水平高,杭州則是黃賓虹作品被仿造的重要窩點。據朱先生介紹,在杭州有位仿造者的作品最近幾年還在拍賣市場中出現,他仿造完的作品會直接賣給畫販子,價格大概是在幾千塊錢一平尺。第二套程序是畫販子親自做的,在家做舊和裝裱之后,再經過幾輪的交易之后,拿到拍賣行,且都是在北京幾家著名的拍賣公司上拍,價格此時已經200萬元了。
香港有一個專業仿造黃賓虹的人,他也是黃賓虹的一個學生,收藏了很多黃賓虹的作品,他經常會仿造一些老師的作品,在他在世時,這些作品并沒有外漏出去,而是在他去世之后,這批仿品被送到拍賣行,在朱先生看來,這個仿造的黃賓虹作品水平是最高的,“這個畫的特點就是很小的手卷,也畫的很細巧。筆力也非常好,幾乎可以亂真。從技術層面來講的話,這個人是水平最高的”。
在黃賓虹作品市場上,這三個仿造者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國最容易被造假的二十位近現代大師身上,都存在一批這樣的仿造者,他們或是擅長篆刻,或是擅長書法和繪畫,一批批假畫在他們手上誕生,而經過二道販子從北到南、從南到北的交易之后,這些仿作的價格早已從千元漲至百萬元,甚至是千萬元!門內造、門外造、天津造、湘潭造、上海仿、杭州假、蘇州片,近現代書畫的造假真是五花八門。【原標題:中國近現代書畫造假版圖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