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線條運用上獨出新面,突破性地實現了造型感與書寫味的統一,是馬國強先生藝術協奏之三。
國畫或書法,最基本的起點是線,最小的構成要素也是線,國畫正是以具有書法趣味的線的造型別于西畫。中國畫這片以線構架的天地,包容了多種藝術種類的文化特徵,經由線條、點、橫、豎、撇、捺、轉折等有組織有規律地疊加而成。揮毫之際,線條似斷還連,無形處神氣縈繞,無筆處氣脈關聯,或妍美流便,或勢巧形密,或天然神縱,多自成格局。
馬國強先生將速寫與國畫筆墨很好地進行了結合。他的線條剛勁有力,激情內含,如綿裹鐵,充滿節奏和韻律,與任伯年庶幾近之卻又頗有不同。任伯年師法宋畫的痕跡很明顯,在觀察方法上與宋人多有接近,同時也受到明代肖像畫特別是陳老蓮作品的影響。任伯年的線條非常簡練、非常概括、非常強韌,很到位地表現了形體本身的特徵,芟冗除繁,強化了很多特征性的東西。馬國強先生的線條在借鑒任伯年的基礎上,愈加強調書法用筆,融篆書之圓勁與草書之飛動而一,輔以墨色潤燥變化,清拔其體華滋其采,轉折衄挫無不隨心驅遣,突破了尋常人物畫走線疲軟靡弱之弊,無疑是對流暢、飄逸、瀟灑可能帶來的輕、薄、滑缺陷的一種反制。馬國強先生雖不以書法名世,對書法入畫的苦心經營卻堪謂大癡。宏闊的藝術視野決定了他線條取法的高古,線條質量的迥出俗流決定了他畫格的不同凡響,“馬家線”事實上已經成為時下水墨人物畫界之干將莫邪。
立足中原區域,在黃河嵩山護侍著的這片熱土上,磚積瓦聚,旦暮相廝,窮數十年之功,終有今日之煌煌藝術,馬國強先生之藝術脈絡及藝術節點,足堪成為畫人進渡之津梁。盡管藝海無涯,關山路遠,馬國強先生仍在鷹揚奮發中,但浩蕩的東風與滿目的蔥翠,已經告訴我們,更加絢爛的春天正在接踵而至。
馬國強藝術簡介:馬國強,原籍河南省溫縣,1952年1月生。畢業于河南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1982年入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現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創研班進行創作。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委員、河南省人大常委、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1986年中國畫作品《春暖》、《淡淡的晨霧》、《山雀》入選全國六屆美展,其中《山雀》獲優秀作品獎;《春暖》被選入《中國新文藝大系?美術卷》;1995年作品《安塞腰鼓》入選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l997年、1999年兩次獲中國文聯授予的“中國畫壇百杰”稱號;1999年作品《豫西節日》入選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2001年作品《春暖》入選“百年中國畫展”,2003年作品入選中國畫研究院“東方之韻?中國畫創作成就展”;2004年作品獲中國藝術研究院頒發的“黃賓虹藝術獎”;2004年《版納集市》入選全國第十屆作品展;2005年入選中國美術創作院主辦的“南北人物?當代中國人物畫學術交流展”;2005年獲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的“優秀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2007年作品《河山》獲建軍八十周年全國美展三等獎;出版有《馬國強人物畫集》、《馬國強人物畫》等多種畫集。鄭志剛【原標題:河南省美協主席馬國強國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