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蔡縣城街景一瞥。 記者 陳 司 通訊員 張海波 文/圖
9月25日一大早,雨過天晴,上蔡縣城居民李先生就來到蔡明園公園晨練,沿著曲徑環繞的新修道路慢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聞聽清脆的鳥鳴,目睹公園如畫美景和遠處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樓大廈,感受到了上蔡縣委、縣政府加快推進城市建設步伐、著力打造宜居城市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高起點規劃繪藍圖。圍繞打造宜居、宜商、宜工、宜游新型城市,上蔡縣委、縣政府在組織啟動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時全面梳理規劃思路和存在問題,堅持高起點、高水平,大手筆、大氣魄的規劃設計理念,著眼把上蔡縣城打造成駐馬店、漯河、周口三市之間區域中心城市,精心組織“四區”推進。該縣堅持產城一體發展,聘請相關專家對縣城總體規劃和產業集聚規劃進行了重新修編,完成了縣城20多項控制性詳細規劃,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規劃編制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城市中心區已基本形成“二心、三核、四軸、六區”的空間布局。
全方位投入惠民生。城市面貌不僅關系一個城市的形象,同時也與市民的“幸福感”指數息息相關。為惠及民生,近幾年,上蔡縣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堅持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引領,下大力氣對縣城進行“梳妝打扮”,城市基礎設施得以完善,輻射帶動功能更加明顯。在高標準建設新城區的同時,該縣先后投巨資對老城區主要街道進行擴建和改造,已完成東西大街、南北大街、蔡都大道、白云大道、蔡侯路等11條城區主干道的改、擴建工程;對城區的19條背街小巷進行硬化升級,在城區主干道和背街小巷全面實施明亮工程,實現了縣城道路路燈全覆蓋;拆建和改建水沖式公廁17座,新增果皮箱200多個,垃圾箱120個,大型垃圾收儲箱60個。為美化市容環境,該縣“見縫插綠”,新栽植行道樹3800棵,增加綠化帶7000米,新建游園廣場10座,修整綠地3萬多平方米。
多舉措管理提品位。按照共有、共建、共享、共管的原則,該縣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工作體制、運行機制和相關規章制度,形成了各單位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局面。以深化“四城聯創”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質。該縣成立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將原來分散在城管、住建、工商、環保、公安等部門的城市管理職能進行整合,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針對城鎮化步伐加快、人流車流與日俱增的實際,該縣從完善交通設施入手,渠化十字路口8處,安裝護欄近2萬米,新增交通信號燈9組,安裝交通標示牌159個,施劃交通標線1萬多米,有效解決了“腸梗阻”問題。在環境衛生方面,大力推行環衛工作無縫隙保潔和環衛工作交接卡制度,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細化考核,嚴格監督;實行“四凈一不見”工作標準,即路面凈、道牙凈、樹穴凈、墻根凈,做到視線內不見垃圾,傾力營造清新、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
一街一景,彰顯特色。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該縣還充分挖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將其融入建筑景觀和現代人文精神的培育中,重點抓好重陽文化園和根親文化園項目建設,努力形成古樸與現代、文化與生態相融合的縣城風格,使“千年古縣”日益成為一座充滿文化氣息和時尚魅力的現代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