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新聞資訊 >> 瀏覽駐馬店

儀封民間文化藝術新姿態

2013/10/28 10:56:19 點擊數: 【字體:


    兩千五百多年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兩次在這里設壇講學,留下了千古佳話。這里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群眾喜愛文化藝術蔚然成風,身懷“絕活”的民間藝人更是走南闖北、大顯身手。如今,當地分散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通過農民協會這個大舞臺——

    儀封民間文化藝術新姿態

    記者 張付軍 劉 華  付建強

    在城市,舞蹈協會、書法協會、攝影協會等行業協會屢見不鮮;在農村,農民根據生產經營需要組成相應的養殖、種植等農民協會,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但是,由農民自發組織的傳統文化藝術類協會,卻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畢竟,在當下農村,農民文化娛樂生活還不是很豐富,十里八村有琴、棋、書、畫特長的農民不多。

    然而,西平縣楊莊鄉儀封村卻是另一番景象:村里不僅有眾多喜愛民樂、書畫、剪紙、篆刻的農民,而且還成立了農民書畫協會、民樂藝術協會、舞蹈協會、大銅器協會……協會會員目前已經發展到200多人,直接和間接從事農村民間藝術的農民有400多人。

    正是麥播季節,記者走進儀封村感受那里濃厚的民間文化藝術氣息,探究這些“農民協會”的魅力。

    三千年歷史積淀,古老的儀封村,民間文化藝術源遠流長

    “高高跑馬嶺,萬泉河水長,文明發祥地,儀封美名揚……”走進儀封,婉轉動聽的歌聲在深秋的田野上回蕩。

    “這是我們的村歌《儀封飛翔》,由儀封人自己創作,曾經榮獲第二屆中國‘十佳’村歌。”楊莊鄉文化站負責人告訴記者。

    儀封村是一個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墩撜Z》記載,孔子周游列國途經儀封時,年僅10歲的儀封人王三官三難圣人,留下了千古佳話?鬃影l現儀封人勤學好問,儀封村風景秀麗、交通便利、商業發達、
人杰地靈,便決定在這里興辦義學。后人為了紀念這件事,在孔子講學的萬泉河西岸修建封人見圣祠,使尊孔重教和讀書之風在儀封長盛不衰。

    2011年4月9日,省孔子學會認定儀封村為“孔子辦學圣地”并授予“孔子辦學圣地”匾牌。

    明代和清代,儀封農民畫、大銅器、民間舞蹈已譽滿鄉里,有不少村民農忙在家種地,農閑背著畫板走南闖北繪畫賣畫, 不但自己賺了大錢,還帶動了全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文化產業的興起,并把繪畫和書法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2007年7月,在全省開展的“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村、鎮(鄉)”評選命名活動中,儀封村在全省260多個參評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河南省首屆命名的26個特色文化產業村之一。

    如今,村里上至90歲的老人、下至五六歲的小孩都可以作畫,喜愛繪畫、書法、剪紙、篆刻者有300多人。他們中有國家、省、市、縣美術書法協會會員,其中有80多歲的老人,還有十來歲的兒童。

    農閑時,畫友們經常聚在一起談書論畫,相互交流,提高技藝,成為儀封一道亮麗的風景。

    有了農民協會這個“靠山”,民間藝人走得更遠

    年逾古稀的農民畫家王自有如今有了一個“官銜”——儀封農民書畫協會會長。

    “沒、沒、沒有農民書畫協會這個組織,沒有一個共同體,我、我、我們村分散的民間藝人就沒有出路,儀封的民間藝術就很難、難傳承下去了。”王自有身體不太好,說話已經不太流利,但是談到農民協會的事兒很興奮,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力圖把話說清楚。

    王自有從小就喜歡畫畫,拿木棍當畫筆,蘸水作顏料。他幾乎走到哪兒畫到哪兒。他特別喜歡畫畫,擅長畫虎、鷹、梅等。他畫的老虎栩栩如生,作品供不應求,并多次參加市、縣舉辦的美術展覽。他本人被聘為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

    農民崔玉山繼承了民間字畫的傳統,又加上了自己的創新,使用一種特制的畫筆,蘸上水彩,只需兩三分鐘,一幅由花、鳥、草、蟲組成的鄉土字畫便躍然紙上。

    年近七旬的尚清明一生酷愛書法藝術。其書法作品經常參加省、市、縣美術書法作品展覽,并多次獲獎,現在是省、市書法協會會員。

    不僅如此,儀封村喜愛大銅器表演的有上千人;全村近7000人,喜歡街舞的村民占了一大半。

    儀封民間文化活動的群眾性和廣泛性有一定的歷史淵源,但是真正蓬勃發展還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儀封的民間藝人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村民王富安用龍、鳳、花、鳥等圖案組字,別具一格。他告訴記者說:“農忙時種地,農閑時或趕會、或到大城市和旅游區現場作畫,一幅書法作品能賣100元~300元,有時遇到老外一幅字能賣上千元。”

    青年農民趙華東用自己繪畫的收入到上海、西安、北京、廣州等畫院學習深造,并被廣東省東莞一著名畫坊聘為畫師,月薪5000多元。后來,他先后投資60萬元在深圳、廣州建起了油畫畫廊。

    農民畫家王泉海到南方掏金,一邊打工,一邊繪畫賣錢。他幾分鐘就能繪好一幅鄉土味很濃的農民畫,能賣幾十元。于是,他干脆停止打工,專業繪畫賣畫,一天可掙二三百元。

    富裕起來的儀封人意識到“散兵游勇”式闖市場勢單力薄,不利于文化傳承。2006年,在鄉村兩級組織下,儀封農民書畫協會、民樂藝術協會、舞蹈協會成立,之后大銅器協會、廣場舞協會相繼成立。

    農民協會制定了章程,要求會員自覺接受領導和監督、參加協會組織的活動,宗旨是學習、探討、推廣民間文化藝術。

    協會除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外,還為會員印制了名片、申報各種榮譽以及定期組織會員外出參觀學習交流等。

    “加入農民協會后有人管了、有人為我們操心了,能夠幫我們搞活動、看市場、賺大錢了,有這樣的‘靠山’我們走得再遠也不怕。”會員們如是說。

    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

    楊莊鄉黨委、鄉政府及儀封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極為重視農民協會的發展,鄉村兩級通過村委備案、積極申報為農民協會“轉正”。

    鄉里籌措資金50多萬元,成立了農民書畫院,為全村18支秧歌隊添置服裝等58件(套),為6支銅樂隊購買器材60余套。村里每年籌資4萬多元,支持農民協會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黨委、政府的有力支持,農民協會實現了有會員、有負責人、有章程和規范名稱、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等,為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儀封村黨支部書記李文獻說。

    2007年11月,農民協會組織大銅器表演隊表演慶賀西平“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授牌慶典。2008年12月,儀封大銅器又在江蘇省“首屆全國農民文藝會演”中獲得金穗獎。

    農民協會經常開展以重大節慶為活動背景、以群眾喜聞樂見為活動要求的文化活動。2008年以來,農民協會組織全村共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及大型文藝演出、科普展覽、法律咨詢、技能培訓、安全教育等文化活動和各種大型主題宣傳活動36場次。舉辦不同藝術類型培訓班136期,放映電影50場次,集中開展文化娛樂活動58場次。

    農民協會多次外出舉辦農民書畫展,展出國畫、花鳥字畫、油畫、碳精畫和書法、剪紙作品1000余幅,觀看者近3萬人次。

    農民協會在每年的4月份舉辦農民文化節活動,鼓勵引導會員自編自演了大量既貼近農業、農村和農民實際,又富有時代氣息的高尚文藝節目。

    2008年4月16日至23日,楊莊鄉和儀封村聯合在儀封舉辦了為期7天的首屆農民文化藝術節活動。文化節上,有戲劇演出、戲劇擂臺賽、農民書畫展、農民詩歌朗誦會、大銅器比賽和民舞比賽,同時還舉辦了推磨、舂米、紡棉花、織布、踢毽子、斗膝、籃球、象棋等農耕文化,既活躍了群眾文化活動,又弘揚了傳統的農耕文化。

    建一個組織,興一個產業,富一方百姓。儀封農民協會有力地推動了節慶文化、民俗文化的開展。在農民協會影響下,目前,全村現有7個大銅器班、4支鼓樂隊、7支農民街舞隊,年舉辦活動30場次,年出書畫作品200余幅,農民繪畫賣畫年收入近320萬元……

    “儀封的民間書畫、戲劇文化雖有產業化優勢,但產業轉化能力不高。今后,通過農民協會這一平臺,打造地方品牌,培育文化產業,讓儀封的農民藝術產業走上一條嶄新的發展之路。”對儀封民間傳統文化的未來,楊莊鄉黨委書記李婕早已成竹在胸。(原標題:儀封民間文化藝術新姿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日報(2013-10-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