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駐馬店 >> 新聞資訊 >> 瀏覽駐馬店

正陽農民:200多萬元辦起農民“博物院”

2012/11/22 12:05:44 點擊數: 【字體:


正陽農民:200多萬元辦起農民“博物院”

鄒明乾在創作新作品

正陽農民:200多萬元辦起農民“博物院”

鄒明乾和他創作、收藏的部分泥塑作品
       
    中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據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提起鄒明乾,在正陽縣汽車修理行業,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擁有30多年的汽車修理經驗,技藝精湛;他專克汽車的各種疑難雜癥,總是人到“病”除,許多同行望塵莫及……可鄒師傅總是不安于現狀,最近又“玩”起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新花樣——開辦農民文化收藏館。

    11月21日,記者來到位于正陽縣城西2公里處的慎水鄉丁莊村的鄒明乾中原農民文化收藏館。

    館主鄒明乾向記者介紹:“中原農民文化收藏館”是他自己暫定的名字,將來規模大了可以叫“中原農民文化博物院”。該收藏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平房20間,每間平房就是一個展廳,已投資200多萬元。

    走進收藏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滿地的石磙、石碾、石磨、石礅、石雕和數不盡的青磚、青瓦等。鄒明乾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收藏了1000余件非常有價值的不同時期的物品。據專業人士評估,這些物品中歷史最久的是秦朝大青磚、漢代大青瓦,還有一部分是明朝的石磙,絕大部分是上個世紀30至60年代的物品。這些“寶貝”按用處可分為四大類:一、交通工具。主要有牛車、馬車、毛驢車、獨輪車、馬鞍、馬鞭等。二、生產工具。主要有獨鏵犁、鏤、耙、撮、網笆等。三、生活用品。有盛放油、鹽、醬、醋等的皿品,還有筷籠子、煤油燈、馬燈、陶碗、石磨、石碾,唱戲用的鑼、鼓、戲裝等。四、文化素材。有書、刊、報紙、文件、郵票、錢幣、木雕、泥塑等。

    這些不同時期的物品,都是鄒明乾數十年一件件從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手中買來的,還有一部分是通過對殘舊物品的加工復原而來,其中的艱辛和磨難可想而知。但他認為這是件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事情。因為這些小木塊、小石頭、小陶器等,代表著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反映著那個年代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所以,收藏這些“寶貝”再苦再累再麻煩,他認為也值了。

    “60后”的鄒明乾,老家住在正陽縣慎水鄉丁莊村。1975年,高中畢業后被招進了縣煤建公司當了一名汽車修理工,并兼任公司團支部書記。鄒明乾由于頭腦靈活,虛心好學,很快熟悉了汽車修理業務,團內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很受單位領導賞識。1978年,通過自己的努力,鄒明乾考上了信陽汽車駕駛學校機修班,畢業后又回到原單位工作。鄒明乾有了理論,又有實踐,工作中如虎添翼,很快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和拔尖人才,為單位的生產改造和技術革新作出了突出貢獻。為此,他多次受到客戶的好評和單位領導的表揚,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勞動模范,市、縣新長征突擊手、技術能手、學雷鋒標兵,并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等。

    1992年企業改制,鄒明乾成了一名下崗工人。鄒明乾并沒有氣餒,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汽車修理技術創辦了正陽縣第一家私營企業——正陽蓄電池廠,鄒明乾任廠長和法人代表。蓄電池廠辦起來后,由于技術先進,管理嚴謹,經濟效益十分可觀。8年后,由于蓄電池廠排出的廢棄物含有有害物質,環保不達標,鄒明乾自動關閉了他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生產正處于蒸蒸日上的蓄電池廠。

     2000年,鄒明乾在關閉蓄電池廠的同時,開辦了一家小型汽車修理門市部,又干起了汽車修理的老本行,這一干又是10多年。10多年來,他時刻牢記誠信服務的宗旨,不多收客戶一分錢,不抽客戶一支煙,不吃客戶一頓飯。為了將自己過硬的修理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脫貧致富,他先后無償教授徒弟50余人,這50余名徒弟以及徒弟的徒弟,絕大部分都開了自己的汽車修理公司。

    鄒明乾向記者回憶說,他在小時候,父親經常對他講一些生產、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的文化價值及收藏的意義。到了青年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生產力的提高,使用的生產、生活及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原來反映農耕時期的生產、生活及交通工具不是棄之不用,就是被毀壞,或者流失,鄒明乾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想到自己手中有了錢要為社會作貢獻,于是就決定圓自己的收藏夢。他在那時就產生并著手實施了對一些有價值的日用品的收集、整理和收藏工作。

    隨著年齡的增大和生意正常化,鄒明乾決定把主要精力從繁重的汽車修理中解脫出來,投入到更多的愛好和興趣當中,尤其是要使農民文化收藏館有一個質的飛躍。

    談起收藏館未來的規劃和設想時,鄒明乾說他第一步計劃是收藏1萬件民間有價值的物品,將這些“寶貝”分類擺放到20個展廳當中,每逢重大節假日向社會免費開放,

    供人們參觀和欣賞。其次是建立“萬石名人文化墻”。這個文化墻將全部用從民間收集而來的1萬個石磙堆砌而成,將每個對全縣文化和收藏館有重大貢獻的1萬人的名字、照片等,雕刻在石磙上,供人們瞻仰。再一個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收藏一些老房屋、古建筑、石雕藝術品之類的大型物件。

    鄒明乾還是一個多才多藝、業余愛好十分廣泛的人。他平時除了修車、教徒弟外,閑暇時還練練書法、畫畫、寫寫詩詞,樣樣在行。尤其是40多年來,為了豐富收藏館內容,他利用業余時間堅持不懈鉆研泥塑藝術,并小有成就,被社會各界稱為自學成才的農民藝術家。他創作收藏的作品來源于生活,貼近大眾,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最為突出的是老子、孔子、如來以及武松打虎、農夫對弈等,個個形象栩栩如生。他創作的“東漢許慎”,被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展組委會評為泥塑手工藝系列優秀獎。(原標題:正陽農民:200多萬元辦起農民“博物院”)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2012-11-22)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