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位精通兵法的鬼谷子。他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魏國的龐涓,一個是齊國的孫臏。兩個徒弟都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鬼谷子非常喜歡他們。但是,根據絕技密宗只能傳一人的習俗,鬼谷子必須從這兩個愛徒中選擇一個,做為真傳弟子。他仔細分析了兩個愛徒的性格和為人處事的本領,感到二人的天賦和才智并無多大差別,但二人的性格和為人卻相差很多。龐涓的性格急躁、外露,心胸狹窄,遇事多疑,平時愛耍小聰明;孫臏的性格則內向,穩重,寬厚忍讓,平時言語不多。鬼谷子心想:“兩軍交戰,情勢瞬息萬變,在極端復雜的情況下,只有具備隨機應變的本領,才能作為將帥之才。為了從各方面測驗他們一下,鬼谷子確定出幾個題目考考他們。
第二天,鬼谷子把孫臏和龐涓叫到跟前說:“你們都知道山谷里有許多野兔洞。今天上午,你們每人要想法捉一只活兔送來,誰來的早,誰為勝。”孫臏和龐涓聽了,各自上山了。
龐涓來到山上,找到了幾個兔洞,發現洞口往里全是向下傾斜的,便決定用水來灌,想把兔子淹出來。于是,便找來兩只水桶,在小河里挑了水灌起來。僅挑了五六趟,就累得大汗珠子向下流,兩只鞋也粘滿了泥。由于山路難走,他越來越覺累了,心中產生了對老師的埋怨情緒。他又灌了一會兒,不見兔子出來,干脆不干了。他想:“野草叢中野兔甚多,我何不用弓箭射它一只,管它死活。”他在野草中找到一只兔子用箭射,結果,把只兔子射死了。
再說,孫臏來到山谷,找了幾個兔洞。仔細觀察了一會,發現兔洞往里是向下傾斜的,但多數是彎曲的,他采用了煙熏法,逼兔出洞。他揀了一些樹葉、雜草堆在洞口,點起火來,將濃煙往洞里扇去,不一會兒,野兔被熏出了洞口,孫臏很容易地捉住一只,便去見老師。
孫臏來到老師面前,把野兔交給老師。龐涓還沒來到。只到天近中午,他才提著只死兔子回來。鬼谷子又叫他們敘述了各自的捉兔方法。
鬼谷子聽了說:“每觀一事,即要觀其表,還要識其里,方能洞察全局,據情行事而果。龐涓采用灌水之法,就在于只觀其表,未識其里之故,所以失敗。”龐涓聽了,雖感到老師的話有理,但心中不服,便說:“老師,因我一時大意,輸給了孫臏,你何不再出一題,讓我們再比試一下?”鬼谷子說:“也行,到下午,我坐在前后有門的屋中,誰能想法把我從屋中先叫出,誰就為勝。”二人聽罷,各自想法去了。
龐涓因上午失敗,所以下午想千方百計取勝。他怕孫臏搶在自己前頭,剛吃罷飯,他就急急忙忙跑來了。他對老師焦急地說:“剛才我去老師家里,恰好碰見師母暈倒在地,請老師快回家吧!”鬼谷子聽了笑著說:“此言錯矣,你師母聽說你倆下午比試,也很想看看你倆的智慧如何,她早已和我一起來了,她正在西房等著哩。”龐涓見此計不成,便垂頭喪氣地從前門走出。他在外面想了一陣,又從后門跑進屋道:“老師,不好了,山中老虎進院了。快跑吧!”鬼谷子卻紋絲不動地說:“后山雖然猛虎出沒,但不至于在大白天進村入院。因此,我難相信。”
這時,孫臏走進來恭敬地對老師說:“學生才識淺薄,上午回去后,一直沒想出讓老師出屋的好辦法。但我卻想出了一個能讓老師從室外到室內的法兒,請老師試驗一下。”鬼谷子不加思索地說:“如果你能設法讓我從屋外走入屋內,也算你取勝。”說完,便走到院子里。這時,孫臏向老師深施一禮說:“老師,學生已讓您走出屋來了。”鬼谷子這才恍然大悟,道:“此計好,此計用得好。”
龐涓看了,不服氣地道:“這算得什么計?純是騙人的法!”鬼谷子對龐涓說:“你剛才用的兩次也都是騙術。詐得合情合理,方能使對方信以為真,獲得詐的效果,施用簡單的‘騙’和‘嚇’,是與‘兵不厭詐’的含意截然不同的。”龐涓聽了無話可說。
這時,鬼谷子又出了第三個題,說道:“由此向北十五里,有張家莊和李家莊,兩村相距五里。張家莊有個開油坊的張老漢每年能榨出三千斤油。李家莊有個編油簍的李老漢,每年要供張老漢一百個能裝三十斤油的油簍。張家是非李家的油簍不裝油,而李家是非張家不給編簍。現在我給你每人一千個銅錢,限期五天,到那里去運回一百簍油,誰運回來的早,誰為勝。”二人聽了,各自作準備去了。
龐涓為了最后取勝,第二天一早就動身了。他邊走邊想:“這次,我把張家的油全買下,看你孫臏還有啥高招。”孫臏一覺醒來,不見了龐涓,估計他是先走一步了,自己只好一人去李家莊先買油簍。
龐涓到了張家莊,給張老漢說:“你的三千斤油,我全買下。”張老漢說:“我的油是一百個銅錢一千斤,而且必須馬上運走,如果不運走,多放一天,每千斤油要拿一百個銅錢做保管費,天天清帳,如哪天交不上錢,又運不走油,我可再賣給別人了。”龐涓聽了,心想:“我馬上到李家莊去買油簍,也耽誤不了多久。”于是,就答應了。
再說,孫臏到了李家莊,見了李老漢,說要買下他編的所有油簍。李老漢說:“我這里共有一百個油簍,每個油簍一個銅錢,你要一次拉走,而且只許裝張家的油,如不馬上拉走,一天要交五十個銅錢的保管費。”孫臏交了油簍錢,又用三百個銅錢雇了四輛大車,裝上這一百個油簍到張家莊去。
孫臏來到張家莊,見了張老漢,說了要買油的事,張老漢說:“油已都賣給了龐涓。”孫臏聽了,便找龐涓商量說:“現在,你買下了油,我買下了油簍,又雇了車子,咱倆一塊兒把油運走吧!”龐涓沒好氣地說:“前兩次你都占了上風,這次又來和我合伙,沒那么便宜的事,你拉著空簍子去見老師吧!”孫臏啥也沒說,就在張老漢家住下了。
龐涓去李家莊買油簍,李老漢說:“油簍都讓孫臏買走了。”龐涓聽了,急得抓耳撓腮,心想:“孫臏啊孫臏,我已把油全買下了,你光有油簍也白搭,等五天期限到了,誰也運不回油去,就分不出勝敗了。”于是,也回到張老漢家住下來。
第一天,龐涓買油用了三百個銅錢,第二天,油沒運走,又交了三百個銅錢,第三天,又交了三百個銅錢。只剩下一百個銅錢了。第四天,老漢對龐涓說:“你今日如交不夠錢,這油就賣給孫臏了。”龐涓聽了,后悔當初為啥不與孫臏合伙呢?第五天,孫臏買下油,付了錢,把油裝好,帶著張老漢的信,按期限把油運了回去。
鬼谷子一見孫臏回來了,便問起運油的事來,孫臏卻說是與龐涓合伙運來的。鬼谷子指著張老漢的信說:“你不用說慌了,張老漢信中說的明明白白,你們還是說說當時自己的想法吧!”龐涓說:“我原想,只要搶在頭里把油全買了,這次準能取勝,沒想到失了一著,競最后輸了。”鬼谷子點了點頭,又問孫臏是怎么想的?孫臏說:“第二天一早,不見了龐涓,估計他是提前買油去了,既然油已被他先買,當時,我想起了老師講過的‘釜底抽薪’之計,便趕到李家把簍買了。”鬼谷子又問:“此著為何叫‘釜底抽薪’之計呢?”孫臏道:“老師不是講過,張家的油,非李家的簍不裝嗎?我想,如果把油簍全部買下,龐涓五日內買不到油簍,油無法運走,這豈不叫‘釜底抽薪’嗎?”鬼谷子問:“后來呢?”孫臏道:“后來聽張老漢說油買給龐涓,一日不運,要交三百銅錢保管費,我知他手中錢不夠,如果拖延三日,他無錢再交,油就可以轉賣給我了。”鬼谷子問:“那么,你為什么又要和龐涓合伙運油呢?”孫臏道:“老師,這也是一計啊!我想,龐涓有油,我有簍,在僵持下,如果他想到后果,必主動提出與我合伙,我則不好拒絕,而我先提出伙運,龐涓則會認為我想占他的便宜,他肯定會一口拒絕,這樣,會使他失去一著,造成全輸。”
鬼谷子聽完孫臏的敘述,不由暗暗佩服他的機智,同時,確定了孫臏為真傳弟子。龐涓聽了孫臏的一番敘述,也只得徹底認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