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作為廢料燒掉的麥稈,如今在濮陽市被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近年來,濮陽麥稈畫工藝日趨復雜,技法不斷創新,受到了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贊譽,濮陽麥稈畫成為濮陽市地道的“城市名片”。
麥稈畫,又叫麥稈貼、麥秸畫、麥草畫、麥燙畫,是始于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
濮陽麥稈畫是利用自然資源麥稈,通過熏、蒸、燙、漂等十幾道加工處理工序,在保持麥稈自然光澤、紋彩和質感的基礎上,大膽吸收國畫、版畫、剪紙、烙畫、貼畫等諸多藝術表現手法,以精湛的手法巧妙地制作而成。
濮陽麥稈畫由于取材獨特、工藝別致,畫面立體感強,且保持了麥稈的光澤和烘烤燙熨出的本色不褪,呈現出古樸典雅、富麗堂皇的神奇美感,如做成嫦娥奔月或仕女圖則飄飄欲仙;做成動物,則栩栩如生;做成山水,如臨其境;做成花鳥,如聞其聲。
濮陽麥稈畫具有極強的觀賞和保存價值。既可張掛于賓館、酒店、會議室等大場所,亦可裝飾美化普通家居。同時,也是饋贈親友、旅游紀念等的很好選擇。 本報記者 段寶生 【原標題:栩栩如生的濮陽麥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