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相鄰的兩家人,家里都有人在京城做官。有一天,兩家人為一堵墻起了爭執(zhí)。東家人寫了一封信,讓人捎往京城,希望做官的家人為自家做主。這京官收到信后,起初還以為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待一看是鄰里爭端,便拿筆在信上寫了一首詩:
千里捎書為一墻,
讓它一墻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
寫完,大官讓來人又把信帶了回去,家人看罷,后退一墻。西家看東家后退一墻,自己也后退了一墻。兩家后退之后,形成了一條胡同,供四鄰?fù)ㄐ小=址豢吹絻杉疫@樣仁義,就把這條胡同叫作“仁義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