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豐規矩的由來
2013/9/2 10:56:4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唐大歷九年,清豐縣城東關有個老員外朱青齋,一日去坑李家村看望老姐姐。吃飯時,發現外甥朱三不懂禮數,飯沒熟就下手捏了個雞腿啃起來,到吃飯時更是毫無規矩,不等老舅和母親坐下,就大吃起來。這下惹急了老舅,朝他的頭打了一巴掌,喝斥其跪下。外甥問老舅咋回事,員外反問:“清豐的縣名是咋來的呀?”外甥說:“是因有個叫張清豐的孝子”。又問:“張清豐這個孝子咋孝敬爹娘的?”外甥說:“頭一爐燒餅不賣,留給父母吃。”員外一拍桌子:“你不把鍋尖留給老母親,算個啥東西!怪舅打你嗎?”外甥連連磕頭:“以后跟張清豐學著,把鍋尖留給老娘,和清豐一樣做個孝順兒”。
在清豐,直到現在,吃飯時都要給老人先盛。這就是清豐規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