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開州(濮陽)東南九十里有個閔城村,村里有一人叫閔子騫,是孔圣人的徒弟。
閔子騫很小就死了娘。他爹是個跑大買賣的,成天價出門在外。為了照看年小的孩子,他爹又在公西村娶了個媳婦還帶個小孩叫公西華。這娘兒們很不良善,她把親生兒子公西華當寶貝看,拿閔子騫不當人看,成天價吃不飽、穿不暖、挨打受氣,還得沒死沒活的干活兒。
有一年冬天,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繼母為了讓鄰居說她不偏心,又能找閔子騫的茬,就用同樣的布塊,給他倆做了同一樣的棉襖,公西華穿著,在冰雪中玩,一點也不冷,閔子騫穿著棉衣,整天干著重活,還凍得直打哆嗦。這一天,他爹做生意回來,看到親生兒子穿的比公西華厚得多,還凍得直打哆嗦,加上后老婆常添油加醋地說前兒的不是,覺得自己的兒子不爭氣,給他丟臉,就拿起鞭子朝兒子狠狠打去。鞭梢打到閔子騫身上,棉襖撕爛個大口子。里面飛出來很多的葦毛纓,他爹明白了。他抱著凍得打哆嗦的兒子,流著眼淚說:“光知道我兒冷,不知道我兒穿的是葦毛纓。”這下可把他氣壞啦 ,隨即寫了休書。閔子騫知道后,跪在他爹面前,哭著為他后娘求情:“爹呀,您老不要生氣,母親在,只有我一個人孤單委屈。如果你把俺娘攆走,我和俺兄弟都孤單,你心疼我,也得心疼俺娘和俺弟弟!我寧愿受苦受凍,千萬不能把俺娘攆走,讓俺娘和俺兄弟無家可歸,受人欺負呀!”在兒子的求情下,這才收回了休書。后來有人還把這件事編成了戲,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