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100多年前的書籍、地契、當票,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農具、酒具、茶具、餐具、家具,以及紡花車、織布機、花轎……南樂縣寺莊鄉岳村集村的“家庭民俗博物館”,春節期間成為當地的熱門景點。
民俗博物館的主人是47歲的寺莊鄉政府職工岳紅昌,他告訴記者,自己打小就喜歡收藏,“村里村外人們扔棄不用的廢舊物品,我都當寶貝一樣撿回來,分門別類地放好。”參加工作后,他還經常到周邊的古玩市場、舊貨市場、跳蚤市場轉轉,看到價格合適的民俗物品就買回來。這些年,岳紅昌花費在收藏上的資金有五六十萬元,幾乎傾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有記憶的,能夠傳承咱們的傳統文化。”岳紅昌說。
隨著收藏的東西越來越多,岳紅昌萌生了開辦民俗博物館的想法。他把自家的老宅子充分利用起來,發動家里的五六個堂叔伯前來幫忙,上下兩層各三間正屋除留出一小間給家人住以外,其余全部騰出來做展室,就連配房、廚房、庭院都派上了用場。岳紅昌民俗博物館里的3000余件展品,有的是他家祖傳的,有的是他從各地淘來的,有的是從廢品堆里撿來的,還有一部分是朋友、親戚和四鄰八舍捐贈的。
春節前,岳紅昌的民俗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大家三五成群前來參觀。岳紅昌特別高興,每天耐心地給大家當講解員。“街面上早都沒有了,看著這些傳統的老東西覺得真親切啊!”鄉親們走進民俗博物館,個個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