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濮陽

濮陽4個非遺項目簽約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平臺

2017/12/8 17:12:51 點擊數: 【字體: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平臺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河南有9個非遺項目簽約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平臺,其中濮陽獨占4席:葫蘆烙畫、掐絲銀胎景泰藍、陳氏絹藝和憨婆婆粗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數據平臺,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保護、傳承和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平臺。該數據平臺建立了非遺項目統一的分類標準和唯一的國際標識編碼,搜集并整理了全球220萬項語言版內容。該平臺的上線,真正實現了“互聯網+非遺”的活態傳承。目前,該平臺已搜集超過3萬項非遺項目,收錄傳承人3000余人,覆蓋了105個國家和地區。
 
  清豐縣高堡鄉葫蘆烙畫工藝為家傳技藝,自第一代開始,至今已經有120余年的傳承歷史。該工藝材料直接采用天然葫蘆,經過選取題材、描畫起稿、多層次烙畫、后期裝飾等手工程序,完成產品制作。高堡葫蘆烙畫第四代傳承人李化龍,在家傳技藝基礎上,結合現代溫控技術不斷探索烙畫新境界。
 
  陳氏絹藝源自于河南滑縣四間房鄉王三寨村秦氏絹藝第十代掌門人秦書田。秦書田之女秦三起自幼隨父制作絹藝,技藝日臻成熟。1966年,21歲的秦三起嫁于河南濮陽市開發區新習鄉(現為新習鎮)前馬寨村陳計安為妻。陳計安為人質樸忠厚,深得岳父秦書田的喜愛。于是,秦書田就將這一門絕技傳授給了陳計安。陳計安自幼心靈手巧,很快掌握了絹藝技藝,后來又經過妻哥秦三杰的精心指導,他的技藝更是出神入化。陳計安與妻子秦三起,將這門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兒子陳志峰。在陳志峰的努力下,陳氏絹藝技藝突飛猛進。2011年10月,陳志峰的作品在全國工藝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掐絲銀胎景泰藍源自古代宮廷藝術。清朝八國聯軍侵入北京以后,宮廷內務府的一位掐絲銀胎景泰藍制作銀匠王合升,為避亂回到了位于河南東北部的老家清豐,在家鄉開了作坊,起名景豐堂,這才使王氏掐絲銀胎景泰藍在當地傳承了下來。王氏掐絲銀胎景泰藍第六代傳承人王五奇,在制作技術上結合現代審美的需求,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完善了王氏掐絲銀胎景泰藍的制作技藝。
 
  憨婆婆粗布第一代傳承人王靳氏,祖籍山東,生于清道光年間,自幼受魯西南魯錦織布技藝熏陶。王靳氏14歲便開始學習織布技藝,17歲時,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后嫁入王氏一族,將織布技藝傳給了兒媳王韓氏,傳承至今。2006年,第四代傳承人王愛琴成立了憨婆婆精絲老粗布有限公司。憨婆婆粗布現已成為濮陽乃至河南的一個文化品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濮陽日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河南“雜技創客”挺立文化高地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