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醫廟的傳說
2013/8/20 9:11: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蘆醫,戰國時醫學家。蘆醫姓秦,名越人,號扁鵲,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婦科、五官、兒科等各科醫術,是古代良醫的稱號。
中牟縣建有兩座蘆醫廟,每處廟都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第一處在縣南,張莊鎮河北張與新鄭平莊交界處。據說,有一年,當地有一富戶婦人因生子難產而亡,出殯時正遇蘆醫行醫路過。蘆醫看到殯車連忙上前攔住,說:“人家要埋的都是死人,您家咋埋活人哩。”喪主很是吃驚。蘆醫讓主家把白茬棺木打開,先用針灸,后用藥物,使棺中人起死回生,救了母子二人。人們都說蘆醫是神醫。后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中牟與新鄭的交界處建了一座蘆醫廟。每年的農歷四月初八有廟會。
另一處蘆醫廟在縣西南部。距縣城三十三里,是現在九龍鎮政府所在地。傳說,戰國時期的一年夏天,陰雨連綿,河水暴漲。當地的一個小孩兒落水。眾人救出后,見小孩兒肚子象鼓一樣,已經停止了呼吸,家人悲痛欲絕。蘆醫正好行醫路過,趕緊將落水兒童搭在驢背上,使腹內積水排出來。又用人工呼吸法,使小孩兒起死回生。家人萬分感謝,眾人都稱他神醫。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醫學家,在花馬溝上游建了一座蘆醫廟。并起有廟會,以作永久紀念。
多少年后廟旁逐漸形成村落,村名就叫蘆醫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