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6月17日,華東野戰軍主力向開封守敵發起攻擊,當天鄭州守敵第一、二、四旅東援,次日進至縣城,這時野戰軍阻擊部隊迫近鄭州城郊。20日晨,援敵發覺后慌亂回竄鄭州。當晚中原野戰軍九縱三十六旅到達指定地域,第七十八團駐守白沙、蔣沖一帶,擔任正面阻擊,第七十九、七十七團集結于范莊、張坡地域,形成側擊之勢。第七十八團主力控制白沙,第二營六連、加強四連一部、機炮連一部扼守蔣沖。
蔣沖附近系沙土地,構筑工事困難。七十八團到達后立即搶修工事。當地群眾主動摘掉門板,拿來鐵锨、撅頭等踴躍支前。鋸倒西寨門外大榆樹橫擋路口,用于阻敵坦克,同時群眾采用條筐裝沙方法修筑戰壕,至21日拂曉順利完成工事修筑任務。
21日8時,鄭州之敵在其整編四十七軍軍長孫元良率領下,以第一二二旅、一二五旅、暫編第二十六旅一個團及第三十八師兩個團等共約九個團的兵力,在20 余輛坦克、四架飛機、一個重炮團的配合下,沿隴海鐵路向東進犯。10時,敵主力進至二郎廟地區。當敵發現白沙、蔣沖已被占領,即以先頭兩個團占領大雍莊、小雍莊、石王等村,并在兩架飛機、數輛坦克的掩護下,拼命向蔣沖陣地沖擊,妄圖奪取蔣沖繞過白沙東進增援。蔣沖成為雙方爭奪焦點,敵連續二三次沖鋒均被擊退。11時后,國民黨軍隊動用四架飛機、七輛坦克及重炮團的火力對蔣沖阻擊陣地進行了三個小時的狂轟濫炸。緊接著,步兵在飛機、坦克掩護下攻西北角老廟崗、塔崗高地,并連續組織三四次猛攻。至16時,高地阻擊工事大部被炮火破壞,人員死亡嚴重,七十八團二營六連只剩下郭滿倉等8名同志,他們毅然脫下衣服裝沙作掩體,繼續戰斗,在彈盡的情況下被迫退出陣地。16時10分,營長賈清水率四連二排從白沙趕來增援,乘敵立足未穩,迅速組織反擊。戰士們懷揣手榴彈,沖上高崗,奪回陣地。17時,待機在范莊、張坡地域的七十七、七十九團由南向北迅速出擊。國民黨軍隊措手不及,主力遂向西邊白佛、祭城潰退,連夜逃回鄭州。
此戰共斃、傷敵人730余人。中野九縱二十六旅34名同志光榮犧牲。新中國成立后,34名烈士遷葬于中牟縣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