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崖瀑布是距今200多萬年冰川作用形成的杰作。景區內崖壁陡削,奇石林立,花草繁盛,泉水自山崖逐級跌落,聚水成潭,波光粼動,形態各異,仿似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主要景觀有盧崖寺、十潭九谷、盧崖瀑布、一線天等。寺后的懸練峰、雞鳴峰之間,有一泓泉從中流過,終年不斷,水從崖下騰空瀉下,如云似霧,十分壯觀。夏秋季節,大雨傾盆,山洪暴發,急流直下,澎湃之聲如虎怒豹吼,震雷轟鳴,如果站在瀑布內的石庵下迎日觀瀑,則奇光異彩,斑駁燦爛,珠簾碧虹,瞬息萬變,那水色、山色、綠林、飛瀑匯合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五顏六色天然佳景。
唐玄宗年間,著名文人盧鴻一拒絕玄宗賜官,在此開堂講學,結交高僧名道。后玄宗賜其草堂一座,稱盧鴻草堂,因高崖臨近草堂稱為盧崖,盧崖瀑布之名由此得來。素有“盧崖風光甲太室”之說。 在太室山東南麓的懸練峰下,有一座高大的石崖,相傳唐玄宗年間,盧鴻乙被封為諫儀大夫,但他無意做官,于是就來到嵩山隱居,在太室山下廣招天下才子,設壇講學,后人遂稱此崖為“盧崖”,稱盧鴻乙隱居的地方為“草堂”。在他去世后,玄宗改“草堂”為“盧崖寺”。盧崖寺北的峽谷內,有一股泉水,終年不斷,平時泉水瀉崖而下,好似千丈珠簾高掛長空。澎湃之聲,如虎豹怒吼,如雷聲轟鳴。而每逢陽光明麗的之時,只見奇光異彩,燦爛奪目。水珠積流,形成水潭,潭上突出一個黛色圓石,明朝袁宏道在上面刻有“墨浪石”三個大,水流其上,好似墨浪。人稱此景為“盧崖瀑布墨浪流”,亦稱為“珍珠倒卷簾”。
明代詩人高出《盧崖瀑布》詩云:
太室東來第幾峰,
孤崖側削半芙蓉。
為看飛瀑三千尺,
直透春云一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