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沙崗公園在鄭州市中原路和建設路之間,東臨鄭州炮兵學院,西接嵩山路、面積大約有400畝。她的前身為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墓地,解放后被辟為公園,1957年5月1日正式向游人開放。
1928年,馮玉祥為紀念北伐軍陣亡將士在此建立陵園,親筆提名“碧沙崗”,并以石雕刻、嵌在北門之上,陵園內修有紀念亭,并立有碧血丹心紀念碑。作為中國近代革命歷史遺跡,園內文物保存完好,中山公園、烈士祠、紀念碑亭作為歷史的見證,每年都有數十所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來園進行憑吊,懷念革命烈士。碧沙崗公園是全國保存下來的面積最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處北伐陣亡將士的烈士陵園,于1986年被河南省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碧沙崗公園建有牡丹園、木蘭園、沉香園等特色園區5個,樹木品種200多個,海棠品種達20多種,近3000株。園內景色宜人,每年吸引數萬賞花市民前來觀看,已成為鄭州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