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樓遺址位于新鄭市新村鎮杜村和孟家溝村以西及周邊區域,北距鄭州市35公里。
遺址發現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揭露遺址面積3000余平方米,城址保存較為完整。城址平面近方形。三重城墻及三重護城河、城門、道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房基、墓葬等計200余處遺跡,其中以夏代和商代城址的發現最為重要。曾出土過一批青銅器和玉器等貴重文物,銅器有罍、爵、斝、觚、鉞、錛等,其中青銅鉞是我國目前出土的夏商時期最大的一件;玉器有戈、璋,其中一件銅援玉戈為和闐玉打造,制作工藝精美絕倫,如此高規格的出土物表明望京樓遺址絕非一般的聚落遺址。考古學家認為其性質為夏商時期一座方國都邑。
該遺址是夏商大型城址方面的又一重大發現,對我們研究中原地區早期城市群的發展演變和國家起源意義重大。對于探討夏商歷史、夏代晚期文化與商代早期文化更替及中國早期城池建設等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2006年6月8日,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