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文化已成為一個城市對外宣傳的有力名片,不僅能提高一個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而且能轉化為一種巨大的經濟資源。故名人故里之爭,更是論戰不息,硝煙滾滾,甚至對簿公堂,你死我活!毒暗聜鳠翡洝返人械氖窌涊d,“慧可故里在滎陽,位于滎陽虎牢關”,這早已家喻戶曉、毋庸置疑。筆者經過長期研究、獨立發掘,建議將“慧可故里”打造成滎陽市的文化名片。
一、慧可其人其事
慧可(486-593),姓姬,父親名寂。據史書記載,慧可出生時,夜晚突現光明,遍照全室,其母有孕,后生一子,取名“姬光”。姬光十五歲時就能通讀四書五經、博涉詩經、精通玄理。而立之年,深感“孔老之教,禮術風規,莊易之書,未盡妙理”,遂超然自得,剃度出家,跟隨洛陽香山寺寶靜禪師學道,取名神光。不惑之年,他只身來到嵩山少林寺,向達摩祖師學佛問道,他用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激勵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始有“斷臂求法”名垂千古之佳話。后來到河北邯鄲大弘佛法,當時曾擁有千人門下的著名學者道恒竟指慧可禪法為“魔語”,加害于他。北周574年又遇北魏武帝滅佛運動,慧可遂輾轉南移,隱居安徽,留下了“涉過荊陽碧湖中,仰天摘月在絕峰。神光喜若盤圣地,斷臂緣分此山行”的妙言,存下了“躍過三湖四澤中,一肩擔月上九龍。龕得葫蘆可禪定,榻依巖石司能空。禪衣破處裁云補,冷腹饑時飲露充。物與民胞共寒暑,調和風雨萬邦同”這樣的千古名詩。滅佛運動結束后,慧可又回到鄴都繼續傳道;劭纱髱煱巡┐缶罘饘W禪理闡述的淋漓盡致,出現四眾歸依、聽者林集,商戶閉門、農夫停耕、商旅止行,池涌金蓮、閻羅偷聽的場面。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慧可由于信眾蕓蕓,遭到當地另一著名法師辨和嫉恨,賄賂縣令翟仲侃,誣告慧可散布異端邪說、蠱惑人心、網織罪名,受到非法迫害,處以酷刑,圓寂后,尸發異香,漳河逆流至現在成安縣二祖村,世壽一百零七歲。
慧可是禪宗思想的開拓者。自從慧可從達摩那里得到真傳以后,周游各地大力弘揚禪宗佛法,自此,禪宗成為佛教的主流,開始在中國盛行,儒、道、佛并存,成為對中國人文精神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思想體系。自慧可之后,中國禪宗一脈之智慧之花便開遍中華大地,被后世蕓蕓眾生所敬仰。佛學大師趙樸初稱贊曰:“中國佛教其實是禪,沒有慧可,就沒有中國的禪宗,這不僅影響著中國文化,也影響著世界文化。”中國佛學院副教授理凈認為:“無論是從慧可大師的事跡,還是從慧可大師的禪法思想,都可以清晰的看出今天中國禪宗的思想都含有慧可大師的禪法和思想。因進入唐代以后,中國禪宗開始走上了多頭發展的道路。先后產生了臨濟宗、曹洞宗、云門宗、溈仰宗、法眼宗,而臨濟宗在宋代又分成黃龍派和楊岐派。禪宗文化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今天禪宗能成為中國佛教的代名詞,慧可大師所發揮的作用是無人能及,可以講:慧可大師是中國禪宗第一人。
二、慧可故里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
(1) 名人故里、你爭我搶
近年來,近百個名人故里在背后利益的驅動下,你爭我搶、互不相讓。
河南新鄭、陜西黃陵、甘肅清水對黃帝故里的競爭可謂你死我活,互不相讓;河南鹿邑、安徽渦陽、甘肅臨洮對老子故里之爭可謂空前絕后、絕招頻出;四川江油、湖北安陸、甘肅天水與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四市之間跨越國界的“李白故里”之爭已經撕破臉皮,對簿公堂,更有甚者,神話傳說中的虛擬人物也成為各地紛紛爭搶的目標,如“觀音”“盤古”
(2)“慧可故里”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
所有史書都無一例外地記載著慧可故里在滎陽,位于滎陽虎牢關;劭煽揽惨簧,曾游歷過的河北、安徽等地的專家學者也在不遺余力地宣揚著:生他養他之地滎陽虎牢關。因此,慧可故里打造成功后,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不會輕易被其他地方模枋復制,極大降低了開發風險。
唐《續高僧傳》記載:“釋僧可,一名慧可,俗姓姬氏,虎牢人。”
日本學者于20世紀20年代在朝鮮發現的現存最早的禪宗史書《祖堂集》,該書在中國久已佚失,凡二十卷。柳田圣山認為,該書對研究初期禪宗史則是僅次于敦煌文獻的寶貴史料。其中記載:第二十九祖慧可禪師者,是武牢人也。
宋真宗景德年間(1004~1007) 《景德傳燈錄》,是禪宗的史記,家譜,記載絕對真確翔實,是研究中國禪宗史之根本資料。燈或傳燈,意謂以法傳人,如燈火相傳,輾轉不絕。其中記載:“慧可大師者,武牢人也,姓姬氏……”
不僅《續高僧傳•慧可傳》慧可是“虎牢人”,《佛祖歷代通載》亦然;《楞伽師資記》作“武牢人”,《歷代法寶記》、《寶林傳》、《景德傳燈錄》、《天圣廣燈錄》、《嘉泰普燈錄》、《佛祖統紀》、《南岳單傳記》、《傳法正宗記》、《五燈會元》等亦然,《祖堂集》則作“武牢人”,實則與《楞伽師資記》所載相同。顯然,道宣的《續高僧傳》之后,除了《佛祖歷代通載》外,幾乎絕大多數的佛教史籍都說慧可是“武牢”人。根據史書記載,“虎牢”與“武牢”二種稱呼自南北朝開始就已在民間混用,當然也有學者認為“虎牢”改為“武牢”是為避南北朝時期后趙國石虎的諱,也有認為是避唐李淵祖父李虎諱。汜水后又有“成皋”之稱。當代廈門大學著名教授王榮國也明確指出,慧可出生地就在現在的河南滎陽。所以,史書中曾提到的慧可誕生地“虎牢”、“武牢”、“成皋”、“汜水”等等都是一個地方。
三、“慧可故里”發展情況
在2015年以前,已有數不清的專家、學者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方談到“慧可誕生于滎陽虎牢關”。生在虎牢,長在虎牢的我,每每回到深愛我的故土,親身感到家鄉旅游資源深厚但發展裹足不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經過長時間獨立研究發掘,2015年1月5日,先后寫出《慧可故里、時不我待》《慧可故里在滎陽,位于滎陽虎牢關》等文章,經中國企業網首推,后經民心網、中青網、省旅游局網等多家官方網站發布、媒體轉載,引起社會各方極大關注。
2015年1月9日,筆者注冊“huikeguli.com”網域。2015年1月15日,筆者成功申報“切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上提出“慧可故里”旅游品牌第一人。2015年1月20日,筆者創建網絡百度百科“慧可故里”詞條,加大宣傳“慧可故里”這一文化品牌。
相關機構、政府部門、學者等都對“慧可故里”給以高度關注。河南省旅游局、滎陽市旅游局、汜水鎮政府等相關領導圍繞“慧可故里”紛紛召開專題會議、專家座談等,認真研究下一步策略。佛教界愛心人士滎陽市龍泉寺主持也給以高度重視并多次給以推動建議。省會各方專家、各精英人士也都紛紛給以極大的支持。
四、“慧可故里、滎陽名片”的價值意義
(1)招商引資、發展旅游、千秋事業、大勢所趨
2009年12月1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辦發[2009]41號),將旅游業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湖南炎陵縣在“炎帝陵祭典”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招商引資100萬美元的打造“炎帝陵文史館景區項目”。“皇帝故里”之一的陜西皇陵縣在“十一五”期間,旅游業年均遞增27.2%。2009年新鄭市乙丑年皇帝拜祖大典活動期間,同時舉行旅游推介會,經貿洽談會,共簽約56個項目,吸引116.3億元的資金。
滎陽鄰縣把“名人故里”作為引擎來帶動本縣的經濟發展不勝枚舉。新鄭已成功打造“皇帝故里”,鞏義不甘落后地打造“杜甫故里”,新密已投巨資要打造“羲皇故里”等等。
“慧可故里、滎陽名片”可謂是呼之欲出,人心所歸、勢不阻擋、歷史潮流。虎牢關是貧困村,按照2015年上級政策,村民全部搬出后,要在虎牢關村全方位打造旅游項目。“慧可故里、滎陽名片”這個文化名片可以說是占居了天時、地利、人和。滎陽人民也可以在享受物質財富的同時找到精神上寄托和慰藉,“真、善、美”的慧可故里精神將成為滎陽人民的文化精神支柱。
(2) 跨區聯動、合作共贏、慧可故里、潛力巨大
“慧可故里”文化內涵豐富。她將是一個中原、中國、乃至世界又一個新的國學文化樞紐,宗教圣地中心。以慧可出生地滎陽虎牢關、出家地在洛陽香山寺、衣缽真傳地登封少林寺、停留地鄭州上街周古寺等形成慧可早期生活旅游節點;以滎陽慧可故里為龍頭,河北、安徽三省聯動,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形成慧可大師坎坷一生軌跡旅游鏈。以滎陽禪宗第一人慧可來扛旗,作為禪宗源頭,聯合全國乃至全世界其它佛學禪都文化中心(禪宗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仁、六祖慧能和神秀、甚至近年認可的廣東七祖文化圣地等)來進一步挖掘滎陽慧可故里的文化價值。這其中,廣東云浮新興縣拿出上百億元以禪宗六祖為主題打造“廣東禪文化創意產業園”。江西宜春投資約6.5億元打造“禪都文化博覽園”。滎陽必將成為世界禪宗的源頭和中心。
(3)軟件硬件、雙管齊下、統籌規劃、分期執行。
要站在“慧可故里,滎陽名片”的高度戰略,統籌規劃,逐步打造虎牢關慧可故里旅游區等硬件設施,慧可寺廟、慧可廣場、慧可巨像、禪學中心、禪學博物館、禪宗生態園等等。同時,加強網絡媒體等宣傳,可先期成立“慧可故里文化研究中心” “全球首屆慧可故里文化研討會” “慧可祭拜大典”等,通過“慧可故里”這個旅游品牌來撬動上百億的資金投入來惠及滎陽人民,也讓全球具有“真、善、美”的華夏兒女、善男信女找到心靈的歸宿。
讓慧可故里成為滎陽名片,我們翹首以待。
作者簡介:禹志明(1975-),男,漢族,祖籍鄭州滎陽虎牢關,中共黨員。鄭州大學金融學士,西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國家中級導游、高級供應鏈管理師、高級物流師、經濟師、理財師。
參考文獻:
[1]楊笑天:關于達摩和慧可的生平,《法音》2000年第5期
[2]付東菊:現任滎陽市政協主席,《滎陽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3]中國新聞網 “文化保護”標簽下的利益之爭 2007年
[4]張賀:名人故里之爭為何愈?江油開發李白年增收13億 人民網 2010年10月29日
[5]世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orldpeopl
禪都成安紀行—二祖寺
[6]釋大愿:茂名佛教協會會長 禪文化在當代中國的現實價值——以《六祖壇經》為例 2011年
[7]裴鈺:南開大學人文學者、作家 《中國經濟周刊》“名人故里爭奪戰:故里經濟.最重要的不是名人” 2010年
[8]豆丁網:畢業論文 皇帝故里拜祖大典文化旅游業開發的現狀分析及策略 http://www.docin.com/p-82629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