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鄭州風情 >> 特色方言 >> 瀏覽鄭州

鄭州方言之“迷門”是如何形成的

2013/4/1 18:15:43 點擊數: 【字體:


    “迷門”在鄭州

    上世紀80年代,老城區的年輕人在一起交流時,感覺老鄭州方言已經合不上時代的節拍,無法與一些現象一一對應。于是,其中思維活躍者就創造了“兌大笛”、“點兒”、“叨菜”、“拔絲兒”、“門”等俚語,周圍人認可后逐漸在鄭州及周邊郊縣流傳開來。“迷門”就屬于這類新生代方言。

    “迷門”是如何形成的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向陽區革委會(現管城區委)南邊不遠,向陽路(現管城街)路東有幢南北走向的三層樓,附近居民叫它“三樓”。它東邊有幢東西走向的四層樓,俗稱“四樓”。這兩幢早已被拆的樓,是那個年代老城區的標志性建筑,住戶分居于走廊兩邊,每層都有公用水房、廁所。當時老城區居民住的大都是平房,不是一戶獨居,就是多家合居一個院。平房參差錯落的紅瓦或灰瓦屋頂,各具特色的雙扇木屋門或木院門極易辨認。住平房者到這兩幢樓找人,走進光線昏暗的走廊,乍一看,樓內每家的單扇木門都一樣,如果不細看門牌號,常常會敲錯門或走錯門。

    后來的某天,老城區一幫年輕孩子在夏夜的路燈下乘涼,說起這種現象,我一個街坊忽然來了靈感,將其總結為“迷門”。因而,“迷門”成為方言后便有了“走錯門”、“敲錯門”之意。

    1954年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從開封遷至鄭州,按規劃新修了緯一路、緯二路……經一路、經二路……這些柏油路皆正東正西或正南正北。老城區除了東大街、西大街、向陽路(現管城街-南大街)、北大街等比較直和寬外,余下的不是曲里拐彎的胡同,就是窄路。許多路口建筑物又大都相仿,尤其是天黑之后,走著走著就不知道到底該走哪條路才能盡快回家。

    于是,老城區年輕人也把“迷路”稱為“迷門”。隨著“言齡”增長,方言“迷門”與時俱進,添了諸多新意思。

    “迷門”意思是“迷茫”、“茫然”:“近些年來市區越來越大,許多才修的新路我沒去過。若問鄭東新區的路咋走,我這個‘老鄭州’真的迷門。”(崔清林)(原標題:鄭州方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原文時間:2008-1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