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秀美山水 >> 鄭州地理 >> 瀏覽鄭州

地理--神秘長洞牽出鞏縣兵工廠

2013/10/25 16:46:07 點擊數: 【字體:


    【緣起】  

    鞏縣兵工廠1915年開始建造,為中國當時四大兵工廠之一,它與袁世凱、蔣介石等都有瓜葛,生產的中正槍名揚天下。它為何選址鞏縣(現鞏義市)?為何在飛機剛發明時就建造防空體系?它又是怎樣離開鞏縣的?

    鞏義意外發現地下長洞
 

    “你們在找老西門吧?這兒就是!”聽到有人打聽,劉發財老人熱情地指點。

    在鞏義市城北白沙村,有兩根高大的門柱,在周邊樓房的包圍中,已不十分顯眼。但在劉發財老人的記憶中,這兒就是鞏縣兵工廠的西大門。

    2003年3月,鞏義市一家工程隊挖掘一條水溝時,在地下20米深處猛然發現了一條長洞。施工人員不敢怠慢,立即報告了相關部門。隨后,考古專家、歷史學家和人防專家迅速趕到現場,進行考察。

    這個隱藏在地下20米的長洞,讓專家們想起附近居民的傳說:這一帶地下曾經在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修建有防空洞。雖然不少人都聽說過,但卻沒有人知道其確切的地址,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防空洞?

    由于長洞年久失修,里面布滿了淤泥,無法深入考察。為了證實這種猜測,當年年底,鞏義市迅速成立了人防辦,并立即組織人員對長洞進行清淤,8000多米的長洞面貌逐漸清晰:其墻壁與地面全部用紅磚發券砌成,高約1.9米,寬可容兩人并行;頂部安有電燈,洞內有通風設施;其中心位置的通道呈“回”字形,里邊有數間房間,大的約40平方米,小的也有20多平方米,高度在2.8米上下。墻上的標志牌可模糊看到廠長辦公室、訓示廳、車間等字樣,還有40多處出口及不少通風孔等輔助設施。

    這些特征無疑認定,這里就是人們一直無法確定具體位置的防空洞。

    為解密奔赴重慶、南京

    傳說中,防空洞是用來儲藏兵工廠的槍支彈藥和工作人員藏身躲避轟炸的地方。防空洞的發現,無疑把還原鞏縣兵工廠原貌提上了日程。

    張永順臨危受命,作為剛成立的人防辦主任,也是唯一的一名工作人員,他開始尋找見證者。通過走訪老人,他獲知當地6層樓高的水塔就與兵工廠有關。這座水塔呈倒圓錐狀,高50米,上頭粗,下頭細,是典型的德國風格,它是專門為兵工廠服務的。此外,還有50米高的煙囪一個,據說是發電廠的煙囪;打鐵房一個,是打造槍械的處所;鐵路專用線一條,出工廠南門與火車站相接。

    這些地面現存的遺跡,使兵工廠漸漸有了模糊的雛形。然而,這些零星的遺存,還不能恢復兵工廠的輪廓。

    這時候,人防辦開始擴軍,副主任趙紅升成為第二個前來人防辦的人。隨后,又有幾個年輕人加入。兵強馬壯,人防辦開始“挖掘”歷史深處的鞏縣兵工廠。他們會同鞏義文史專家孫憲周,前往重慶檔案館、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試圖查閱兵工廠的歷史。重慶曾設立過兵工署,有著較為完備的兵工分廠的資料;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資料也十分豐富,從建廠初期的土地審批、資金預算到經濟往來,十分詳盡。
    趙紅升至今還記得在重慶檔案館見到兵工廠資料時的激動情形:這些珍貴的資料不少已經發黃發脆,翻看時開始掉落碎屑,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看全這些資料了;還有不少老照片,清楚地反映了當時兵工廠的模樣。盡管復制一張要價1000元,但他們還是復制了不少。

    袁世凱為何選鞏縣建兵工廠?

    從查得的資料上看,鞏縣兵工廠全稱為“軍政部兵工署鞏縣兵工廠”。很顯然,建造這個兵工廠有著歷史背景:1912年,袁世凱竊踞臨時大總統后,急需擴充軍備,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于是,他在北京成立了兵工廠辦事處,委任海軍上將薩鎮冰為督辦,陸軍中將蔣廷梓為總務長,進行選址。

    但問題是,袁世凱為何看中了鞏縣這塊地方?之前有過猜測,認為袁世凱老家在河南,選擇河南比較放心,其實這并非主要原因。鞏義文史專家孫憲周說,之前曾有上海、金陵、漢陽三個兵工廠,但這些兵工廠都在長江中下游,北洋政府不易控制,很容易落在革命黨手中,所以,他才決定選址中原。

    最終,廠址定在鞏縣白沙村一帶。之所以選擇這里,孫憲周說,是因為鞏縣位于豫西山區邊緣,是中原的戰略要地,交通方便,資源也十分豐富,有鐵、煤、耐火材料、紫砂陶料等,水資源也十分豐富。這從蔣廷梓向袁世凱匯報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

    1915年8月,袁世凱任命的一幫人來到白沙村,臨時搭起一座會計房,開始籌建工作。在籌建中,先征用了748.682畝土地,之后隨著工廠的擴大又征購 700.95210畝,按每畝70元地價付款,如有莊稼則加6元青苗費。“看到這些數字很震驚,不得不佩服那時官員辦事的認真,土地面積、所花費用精確到厘毫,還造了清冊,將賣主、所征面積、四鄰都記載得一清二楚。”趙紅升回憶說。

    1915年9月,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兵工廠開始建造。1919年兵工廠正式定名為“鞏縣兵工廠”。

    雖然袁世凱對鞏縣兵工廠寄予厚望,但兵工廠并未能為其稱帝“保駕護航”。1916年6月,袁世凱稱帝失敗后死去,到死也沒有看到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武器。

    挖地道防技術泄密

    鞏縣兵工廠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地下建造有龐大的人防工程體系。著名人防工程專家楊秀敏前來考察后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人防工程。它的發現,把中國人防工程歷史提前了20年。

    這些防空洞在建廠初期即開始建造。但令人不解的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建造于1914年,也就是說,兵工廠建造時世界飛機才剛剛起步,中國則更不用說了,但兵工廠為何在這個時間即開始建造防空洞了呢?

    劉發財回憶說,有時夜間經過兵工廠,經?梢月牭匠翋灥臉審椔,那時候就估計地下專門挖有地道,用來試槍。

    孫憲周說,當初在地下建造防空工程,的確是從保護武器技術秘密角度出發的,將開發研制的關鍵技術,如校正槍支的實彈靶場,布置在地下,不至于泄露;只是后來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地下工程才不斷增加。

    初期之所以進行技術保密,是因為當時所使用的幾乎全部是來自歐美的一流技術和設備。

    鞏縣兵工廠主要生產七九式步槍、俄式機關槍、柏格門手提機關槍、八二迫擊炮及各種七五子母彈、開花彈等20多種產品。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中正式步槍了。這種步槍原為改制的七九式步槍,在世界步槍設計比賽中效果超過了德國步槍。1933年蔣介石前來視察時,提出“加長刺刀,縮短槍托”的改制意見,后更名為著名的中正式步槍。

    戰爭中輾轉多個地方

    趙紅升說,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很快占領了河北全境,與兵工廠僅一河之隔。日軍不斷到鞏縣騷擾,中原地區有淪陷危險。這年11月15日早晨,兵工廠接到軍政部兵工署命令:“將未安裝的機器運往武漢。”下午又接到命令:“將全部機器拆卸運往漢口。”次日又改令:“將工廠遷往株洲,并限時一周內拆卸運出。”

    在遷移過程中,已占據溫縣黃河渡口的日軍發覺了兵工廠的動向,開始對鞏縣進行轟炸和炮擊。劉發財老人至今還記得,大規模的空襲有四次,兵工廠廠房大部分被炸毀,有工人和居民被炸死炸傷,比較恐怖。

    機器被搬運到武漢后,兵工廠奉命遷移到長沙建廠,后長沙吃緊又改令遷移到湖南煙溪;1938年,奉命改為軍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廠;1940年,又奉命搬往重慶,但因途中宜昌被日軍占領,所以只搬遷過去一部分,另一部分繼續留守湖南,兵工廠被一分為二。

    進川的那部分在巴縣銅罐驛設廠,之后與鵝公巖第一兵工廠合并;在湖南的那部分又在河南辰溪設廠,抗戰勝利后其一部分又搬遷到武漢,留守的那部分1948年搬遷到株洲,次年又有一部分搬遷到海南島榆林。(李長需/文張曉冬/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9-06-23
0
下一條:鄭州地理上一條:嵩陽運動遺跡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