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溝村原來叫“濕凳溝”,位于滎陽市高山鎮西北。
相傳王母娘娘路過此地,村中一條河流擋著了去路。王母娘娘在河邊下馬時,弄濕了下馬凳,心中不悅,就“指河斷水”,讓此河“上干五里,下干五里”。此村就叫“濕凳溝”。據該村老人講,這條河從上游浮山經三官廟、濕凳溝、許村在汜水與汜河匯流入黃河,王母娘娘這么一指,這條河從濕凳溝往上五里地到三官廟,往下五里地到許村原來河水潺潺即不見了水流,河流從三官廟截流,到十里地外的許村又復流。因這里屬于丘陵地帶,村民靠鑿山挖窯洞并用石頭壘砌后居住,濕凳溝叫得久了就叫成了“石洞溝”。
石洞溝村以生產閥門著稱,和周圍的穆溝、高山、汜水一帶,大大小小小數千家的閥門企業鞏固了高山“全國閥門之鄉”的地位。(許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