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中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屬伏牛山系,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嵩山又分為少室山和太室山兩部分,共72峰,最高峰峻極峰高達1491.7米。嵩山地處中原,東西橫臥,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嵩高”、“崇山”,西周時稱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遷都洛陽后,以“嵩為中央、左岱、右華”,為“天地之中”,稱中岳嵩山。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接五代京都汴梁,西連九朝古都洛陽,素有“汴洛兩京、畿內名山”之稱。于奇異的峻峰,宮觀林立,故為中原地區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更是神仙相聚對話的洞天福地。《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