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鄭州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2013/6/25 16:40:11 點擊數: 【字體: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新鄭黃帝故里。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黃帝祖根圖。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新鄭出土的春秋時代蓮鶴方壺。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黃帝血脈根深葉茂。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中華姓氏墻。

新鄭:黃帝誕生地 百姓之祖根

華夏子孫在新鄭黃帝故里拜祖。
 
    在2012年新鄭黃帝的祭祖大典上,一位海外僑胞曾問:他兩年前清明節曾在陜西黃陵參加大祭祖活動,同是祭典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為什么要分別在河南和陜西兩地舉行?

  原因很簡單,河南新鄭是軒轅黃帝的誕生地,陜西黃陵是軒轅黃帝的寢陵所在地,這兩地都是祖先神靈所致之地,同是中華兒女對始祖的崇敬和祈祝的地方。

  黃帝出生地河南新鄭不僅是遠古先民的居住地,也是中華古代文明形成的核心地帶。這里曾經是有熊氏之墟、祝融氏之墟,鄶國、鄭國、韓國等先后在這里建都,大量的姓氏也誕生于此,華夏子孫從這里播遷全國,進而又遠徙海外,幾乎遍布全世界。

  黃帝衍生的中華姓氏

  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原一帶居住著一個以熊為圖騰的有熊氏部落。部落首領少典娶了一位名叫附寶的女人,在軒轅生下了黃帝,于是就給他起名為軒轅。黃帝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于有熊。黃帝小的時候非常聰明,長大后又一統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后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國語·晉語》所述:“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相傳黃帝在位百年,有25個兒子,后來發展為25宗,得姓者有14人,分為12個姓而后世各國,經過不斷繁衍,并且與其它部族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以華夏族為主體,由眾多民族相融合的中華民族。

  在黃帝后代的發展中,根據《世本》一書的統計,從傳說時代到先秦時期,曾經有101個方國自稱是他的后代。后來,這101個方國又進一步分化出10個氏。加上由顓頊、帝嚳、堯、舜、禹等人而來的方國和氏,以及夏、商、周三代的開創者,相傳都屬于黃帝族系,都是黃帝的后代,大約有800多個姓氏。

  黃帝族的統治地位歷時久,勢力大,占據的地盤廣,所以人丁極其興旺。通過對中國現今的120個大姓研究發現,無論從血緣上,或是從地緣上,黃帝族有許多姓氏與中原密切相關。據統計,在這120個大姓中,屬于黃帝族的有86個姓,占總數的72%。此外,據有關文獻記載,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系,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

  其主要姓氏有:王、張、劉、陳、楊、周、吳、孫、胡、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于、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范、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牛、溫、蘆、季、俞、魯。而由黃帝直接衍生而來的姓氏,有不少是現在常見的大姓。例如:張、王、李、趙、陳、劉、黃、周、吳、楊等。

  有些黃帝族姓氏還留傳著許多民間故事。例如張姓,相傳出自黃帝的兒子揮,因為發明了弓箭,擔任弓長的職務,進而由“弓”、“長”兩個字組成一個“張”字,于是便有了張姓。傳說西周穆王時,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后代有一個名叫造父的人是周穆王的馬車夫,有駕御千里馬的本事。周穆王在瑤池幽會西王母流連忘返,東方的徐偃王乘機作亂。周穆王聽說后急忙趕回來,乘坐的便是他駕的馬車,一日千里,及時平定了這次叛亂。事后,周穆王認為他勞苦功高,便把他分封在趙城,他的后代便姓了趙。所以,如今的趙姓人也是黃帝子孫。

  黃帝故里

  歷史印證


  黃帝是一位原始部落聯盟的首領,距今大約五千年歷史,是中華民族的代表人物。由于生活時代久遠,他的事跡大多依靠世代口耳相傳而保存下來的,僅在黃帝出生地就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近年來,許多專家和學者包括臺灣史學家,通過古代歷史文獻、黃帝活動遺跡、民間傳說、考古資料、自然地理和天文資料、地方名物、姓氏起源以及歷史上的認同感等多方面進行對比考證,得出河南新鄭是軒轅黃帝出生地這一結論。

  新鄭一帶的地名山川獨具特色,有許多地名和風物都與黃帝和他的臣子們相關。在許多古代歷史文獻記載:軒轅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生于軒轅之丘”,“都于有熊”。而“有熊”和“軒轅之丘”的準確位置即為河南新鄭。

  如今,河南新鄭軒轅黃帝的活動遺跡甚多,以新鄭和周邊為中心的地區及它的外圍區與史書記載遺跡有40多處相符合,如:有熊、軒轅丘、軒轅故里、黃帝口、黃帝飲馬泉、黃帝御花園、黃帝避暑洞、軒轅宮、軒轅廟、講武山等,與這些遺跡相伴的還有許多黃帝民間傳說。

  當代知名歷史學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說:“新鄭作為、有熊氏之墟、和作為、少典氏之國’,在中國的歷史上,經《史記》和《史記三家注》等書記載下來,應該說,兩千年左右的時間里沒有人提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懷疑這一點。”

  他欣然為新鄭黃帝故里題詞“中華文明,軒轅故都”。

  自2006年以來,河南新鄭每年三月三舉辦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的一大盛事,共同拜謁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祈福華夏繁榮昌盛,共同祝愿世界和平和諧。2008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又高規格主辦,邀請了許多臺港澳政要、海外知名華僑華人領袖參加。

  源自新鄭的姓氏祖根

  河南新鄭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這里有和仰韶文化基本同時期的裴立崗文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自從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鄭武公東遷,以新鄭為國都,至韓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滅韓,鄭國、韓國先后在新鄭建都長達539年。

  新鄭作為鄭韓兩國的都城達五百多年,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中心之一,留下了燦爛輝煌的鄭韓文化,而其中的姓氏文化更是鄭韓文化中逸麗奇葩。

  新鄭姓氏大多與軒轅皇帝和鄭韓建都有關,有許多姓氏還有具有時代的特殊性,以“軒轅”復姓為例,《姓解·六三》中解釋:“《姓苑》中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后也。”《姓氏急就篇》中也說到,軒轅是黃帝的號,因為黃帝當年“居軒轅丘,號軒轅”。后來經人研究發現,軒姓、轅姓、軒轅姓確是黃帝的后代,因為在明代洪武年間,當時官府不允許民間有復姓,所以復姓者不得不改姓,所以姓軒、姓轅或復姓軒轅的,都應是軒轅一族。

  一些與鄭韓故國有關的姓氏,例如鄭氏,有文獻記載,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同父異母少弟姬友于咸林,為鄭國。后鄭武公東遷于新鄭。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鄭氏公卿紛紛外遷。其后裔遂以國為姓。郭氏,據《抱樸子》載:“禹乘二龍,郭支為御”。這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周代初年,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東虢,后被鄭國吞并,因虢、郭音同,其后多為郭姓。段氏,源出春秋時期鄭國的共叔段。鄭武公姬掘突在中原建立新的鄭國,定都新鄭。《新唐書·宰相世系》記載:“段氏出自姬姓。鄭武公子共叔段,其孫以王父字為氏。”韓氏,韓氏源自姬姓,系以國為氏。其起源之一是源自戰國的韓國。韓國定都新鄭,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原韓國王族以國名為姓氏。何氏,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其中一支逃至江淮一帶,因怕秦始皇的暴虐,“乃改韓為何”。目前國內及海外的何氏均屬這一支的后代。

  有數據顯示,河南新鄭是中華姓氏發祥最多的縣市之一。

  中華姓氏墻銘刻三千姓氏

  2007年農歷三月三,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到河南新鄭拜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當他走到中華姓氏廣場,停下腳步凝望著矗立眼前的中華姓氏墻,墻面上篆刻有中華民族的三千個姓氏,近距離地感受中華民族血緣祖根的源遠流長,他欣然題詞:“掃蒙昧,定中原,世胄文明於焉開”,表達了對黃帝豐功偉業的深深敬意。

  河南新鄭中華姓氏廣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以姓氏為主題的廣場。廣場總面積約17000平方米,中心置黃帝寶鼎,高6.99米,鼎口直徑4.7米,腹深2.8米,重24噸,鼎足為熊足,取意軒轅黃帝系有熊氏,鼎壇周圍設三個層面,上層是以“風”系為主的姓氏,第二層是“女”系下傳姓氏,第三層是宋代排列的百家姓。鼎壇附近還設5道中華姓氏墻,上邊刻有占總人口1%以上的有文字考證的3000多個姓氏。

    據了解,作為中科學院遺傳與姓氏研究專家袁義達研究員的研究成果,這些姓氏都是首次對外公開發布。主要是讓海內外前來拜祖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祖先,寓意“落葉歸根”。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新網河南新聞 2013-02-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