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走進鄭州 >> 鄭州區劃 >> 瀏覽鄭州
精彩推薦
  • 鄭州區劃-中牟縣

    中牟縣

    中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隸屬省會鄭州市,東接古都開封,西..[詳細]
  • 鄭州區劃-新鄭市

    新鄭市

    新鄭市,位于河南省中部,隸屬鄭州,是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詳細]
  • 鄭州區劃-滎陽市

    滎陽市

    滎(xíng)陽市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鄭州西15千米,北..[詳細]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鄭州街道地名的由來及其面臨的問題

2013/3/1 8:48:19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

   
地名產生于人類文明的曙光時期,是歷史與地理的結合,人文與自然的融匯,也是城市從孕育到生長全過程的歷史見證。地名不但記錄著城市山川地理等自然元素的歷史變遷,也反映城市功能的變化軌跡。如今,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地名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和困惑。

    鄭州街道地名的由來

   
前不久,鄭州市的各大媒體都先后對管城區、金水區的6條道路命名進行了相關報道,管城區最新命名的道路有:紫荊山路、紫荊山南路、紫辰路、通站路。金水區最新命名的道路有:普慶路、啟明里路。

鄭州街道地名的由來及其面臨的問題

桐柏路上的地名指示牌

  地名作為一種特定地理實體的指稱,有一定地域的標志意義,不僅能夠指明它的類型,也可以代表所命名對象的空間位置,而且還常常反映當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從文化學的角度上看,地名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既有一個時代的文化特征,又具有相對穩定性,能保留較多的歷史信息,積淀深厚的文化,對一個地域文化的研究,應包括對該地域地名的文化研究。

鄭州街道地名的由來及其面臨的問題

規范的地名指示牌給市民帶來了方便

  為此,記者前往火車頭體育場,采訪了研究鄭州市街道地名三十年之久的王瑞明老人,經過很長時間的查閱資料和實地考證,他對鄭州市大大小小每一條街道的名字是怎么來的,都能一一講述。就拿我市的南陽路和桐柏路來說,如果只看字面意思,會誤以為南陽路就是根據南陽市而命名的,桐柏路就是根據桐柏縣而定。其實不然,據王瑞明介紹,早在清朝道光末年,在鄭州的西北部,距現在的大石橋約9公里處,有一個叫楊莊的村落。直到清咸豐年間,楊莊出了一位武舉人楊奉三,據說是楊門之后,使得楊莊名聲大振。后來楊莊北邊的一個村落,有個用泥土燒瓦盆而得名的盆楊,人們就叫它北楊莊。楊莊因位于南邊則叫它南楊莊。直到1905年,平漢鐵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楊莊西北部建了一個火車站,站以村起名,叫南陽寨火車站。從此改了楊字,把楊、陽混為一談,村寨名也演變成了現今的南陽寨。1954年,按照城市規劃,從金水路大石橋沿京廣鐵路以東500米,修建一條馬路,馬路的一端連接南陽寨,1955年國家建委批準將這條馬路正式命名為南陽路。

  而桐柏路則是按照鄭州市地名命名辦法而定下的名字。鄭州市的馬路命名,是根據南北為山,東西為川的思路,桐柏路的命名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而定,而不是根據桐柏縣取名,秦嶺路和嵩山路也是同樣的道理,為的是盡顯祖國的大好河山。

  王瑞明說:“讓人感到惋惜的路名是花園口路,如今早已改成了花園路,它的得名與花園口有關,花園口有400多年的歷史,明朝嘉靖年間,舉人許詩任工部主事,管理黃河,防汛筑堤,救民于苦難,它曾在大壩北修建了一座540畝的大花園,緊接花園的黃河渡口是中原腹地的重要渡口,人稱花園口。到了1938年6月9日,國民黨當局為了阻敵推進,不顧人民的死活,炸開了花園口黃河南岸大堤,造成鄭州、中牟、開封等17縣成為一片汪洋,數十萬人被淹死。140萬人無家可歸。在抗戰期間花園口路成為世人輿論關注的焦點,名揚四海,使我們的子孫后代能永遠不忘以花園口為代表的這段悲慘歷史。遺憾的是人們為了少用一個字,竟把它叫成花園路而沿襲。”

  諸如此類,鄭州市有意思、有紀念意義的路名還有很多。

  街道地名面臨的問題

  記者采訪了熱心于地名研究的市民。據他們分析,造成地名混亂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地名冠名權留下來的后遺癥,另一方面是地名命名滯后所造成的。

  我國試行地名冠名權比較早的是上海市,在上海試行后隨即產生很多矛盾,比如一個特定公司命名的道路上,如果其他公司效益不好的話,就可以對冠名道路的公司進行相關方面的法律訴訟,結果是勝訴率達到八九成。再加上市民的強烈不滿,上海市經過研究決定,斷然取消地名冠名權,所有冠名道路全部恢復以前的名字。上海市的地名冠名權取消了,卻在全國各大城市刮起了一陣冠名風潮。

  鄭州市最早進行地名冠名的道路是潔云路、未來路。隨后一些路名先后被商業冠名,比如商貿路改為英協路、信陽路改為博頌路、北林路東段改為鑫苑路、勞動路改為天明路,以及德億路等。但是鑒于道路有償冠名中一些具體操作細節還存在爭議,2004年6月份,鄭州市一紙禁令,對鄭州市道路有償冠名叫“暫停”,由于地名管理工作沒有針對性的法規條款依據,容易出現管理上的混亂,因此需要暫時停止地名的有償使用,直至新辦法出臺。然而,時隔不久,同年6月14日,鄭州市政府下發了對進一步加快鄭東新區發展的若干規定,其中第16條規定投資商可通過招標、拍賣方式獲得道路、橋梁、廣場、綠地等基礎設施的冠名權。7月16日,由河南省建設廳等11家單位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全省市政公用行業改革的意見中,也明確表示有效經營市政公用行業無形資產,通過有償競買等辦法,出讓道路、橋梁、廣場、路燈、停車場等市政公用設施的冠名權、廣告權、收費權等。現在的地名有償化,都是有年限的,也就是說,若干年后,地方政府將收回命名權,重新予以拍賣。這樣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地名頻頻更換,給市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還讓企業不停地更改地址,付出額外的經濟支出,這也是地名有償化遭質疑的另一個原因。

  那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公共資源的地名能不能實行市場化操作?對于這個問題,其實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如果不違反當地現有的地名管理規定,兼顧市民的感受與當地文化傳統,或者由市民參加對道路命名的投票,并將其中的收入所得用于改善市容,美化城市所需,就像青島市以社會形象良好、市民認可度頗高的海爾品牌命名道路。政府籌集到了更多資金用于城市建設,企業有了新的宣傳載體擴大知名度,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此外,青島市的市民走在海爾路上,為當地出了一個世界級品牌的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地名冠名有償化,只要操作得當,也是可以多贏的。

  另一方面就是命名滯后,體現在道路命名和道路規劃名相悖的問題上。一條新路從規劃和開工建設便有一個名字,以便人們稱呼,就是所說的規劃名。這個規劃名雖然有規劃部門暫定,但終究不是地名辦對道路的命名。因此不能及時對道路命名,就無法做到一步到位,而被規劃名所替代。所以道路規劃名就成為人們熟知的道路名稱。從而造成人們識其路不知其名,知其名不識其路的尷尬。

  街道地名錯亂的影響

  自2002年起,鄭東新區的道路命名就開始了,新區是鄭州市乃至我省的名片,給道路起個好名字自然顯得重要起來。可在此后兩三年的時間里,鄭州市的很多老百姓,都被新區的道路命名折騰得疲憊不堪。用一位熱心于地名研究的趙國洲老人的話說,進入鄭東新區CBD中心確有進入迷宮之惑,究其原因除了地形特殊和對路名不熟以外,路名導向錯亂是重要原因之一。CBD是一個直徑約1.5公里的圓環,除了內環和外環路以外,還有20多條進入內外環的通道分布在CBD環路約5公里的圓周上,其中有15條連接內外環的短街道,路名應該注明方位,否則就不利于導向,這就是形成迷宮效應的主要原因。

  還有最近這段時間路名的更改讓市民很詫異,好好的德億路改成林科路,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幾年來都叫習慣的路名,突然又改成了林科路。記者走訪了解后發現德億路先前的路牌,原來只是房地產開發商自己設立的路名牌,并沒有在鄭州市地名辦備案審批,但因為設立得比較早,很多人也習慣稱其為德億路。其實,德億路真正的名字應該叫林科路才對。 其次就是新柳路的標示路牌變成了三全路。沈莊北路也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名字,而它真正的名字叫西沈路。還有,關于鄭州一路多名的問題,比如“鄭汴路”是鄭州、開封人都非常熟悉的一條大道,可一過中州大道就變成了“商都路”。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

  農業路和黃河路,在經過鄭東新區后便拐了一個彎成南北走向了,在南北走向上,仍然叫“農業南路”、“黃河南路”,本來黃河路是東西走向,有了一個“黃河北路”不知道迷糊倒了多少人,現在又來了一個黃河南路,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你告訴你的朋友你正在黃河路東、金水路北的這樣一個位置,對方會是一個什么反應。

  無論是否約定俗成,路名的隨意更改給市民的出行以及生活等很多方面帶來了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據了解,一條道路的路名更改后,在這條道路上生活的居民首先要將自家的門牌進行變更,接著便是戶口本、通訊地址、房產證等證件的更換,而企業、商戶也要進行土地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一系列證件的變更。要變更這么多證件,麻煩不說,連有些重要的包裹信件都收不到,甚至會出現喪事花圈送錯人家,消防滅火找不到街道以及具體的失火地點。道路起向導作用,更改已經深入老百姓心中的路名,將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路名關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為什么有關部門在更改路名之前不能先征求一下市民的意見?像改地名這樣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事情是不是也需要開聽證會?為了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能不能不要拿一條多年的路名開刀好不好?這些都是廣大群眾的呼聲。

  這就需要建立相應的篩選機制,廣邀各界人士,包括民俗專家、市民代表等,對即將有償命名的地名予以甄別,將可能引起不良社會反應的命名排除。一些城市的地名冠名有償化之所以遭到反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沒有輔以篩選機制,以打消市民對此類街名更換的擔憂。

  記者在鄭州市地名辦了解到,其實早在2007年6月10日到9月30日,鄭州市就對路、街、小區等地名進行首次大規模清理整頓。鄭州市地名辦只負責命名,不負責地名設施的具體設置,道路標志由市政、公安等多部門分管,于是經常出現地名標志與標準地名不符的現象。可以看出,在鄭州與地名有關的工作由民政、規劃、市政、建設、公安等多部門分別管理,是造成地名混亂的主要原因。由于這么一項大的統籌工作,由這么多部門分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命名滯后的原因。一條路從開始規劃修建到完工,期間的道路規劃名就有可能深入人心,之后再去對道路重新命名,就會顯得不必要和重復。如果是剛開始就對一條準備規劃修建的道路一次性永久命名,就會避免命名滯后產生的影響。

  隨著鄭州市經濟的快速發展,會有更多的道路、橋梁、運河等基礎設施落成,希望這些建筑的命名能夠符合《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有關地名的規定,符合鄭州市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形象,體現鄭州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忘歷史。(編輯 徐珂珂 李析)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原網(2009-04-22)
0
下一條:鄭州賈河村名字由來上一條:二七區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