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 守護少林寺多年
2014/12/5 16:29:4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國內最美十大名山 之 嵩山
嵩山位于中國中東部、河南省西部,古時曾稱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稱中岳嵩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米;面積 450平方公里,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十三朝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萬里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核心發源地,是世界聞名 的風景名勝區,首批入選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于此。《史記》中記載:“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 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據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 遷都洛陽后,定嵩山為“中岳”,五代以后稱“中岳嵩山”。唐武則天(公元695年)封禪嵩山時,改中岳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稱中岳嵩山至今。
嵩山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境內,連綿六十多公里,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中為峻極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是其總名。古人以太室為嵩山主山,太 室少有奇峰,東西起伏如眠龍,故有“華山如立,中岳如臥”的說法。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于華夏民族萬里母親河黃河南岸。歷代的帝王將相、墨客騷人、 僧道隱士,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給這些美麗的山峰命名,遂有七十二峰之說。
太室山,主峰峻極峰為嵩山之東峰,海拔1492米,主要建筑為中岳廟、嵩陽書院。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涂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 室”(室:妻也。)。太室山共三十六峰,巖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后因清高宗乾 隆游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 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云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正如詩中所說:“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 間。
”
少室山,距太室山約10千米,御寨山上連天峰為嵩山之西峰,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主要建筑為少林寺。據說,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涂山氏之妹棲于 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少室山亦有三十六峰,山勢陡峭峻拔,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少室山山頂寬平如 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據《河南府志》載,金宣宗完顏列與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戰時,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頂屯兵,故稱“御寨山”。御 寨山西有水柜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之即曾在此處駐兵。
氣候描述:
嵩山屬北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熱,平均氣溫 27.3℃ ,1月最冷,平均氣溫 0.2℃。
最佳出行月份:每年4月~10月
出行看點:嵩山的最佳旅游時間為每年的春秋兩季。 春天山中百花齊放、秋天時候滿山紅葉,因為秋天雨水相對較多,所以還可以觀賞到壯觀的盧崖瀑布,這兩個時節嵩山不冷不熱,也較下雨,出行方便,氣溫濕度都會讓人感覺異常舒服。
推薦景點:少林寺的 三皇寨
門票:
成人門票:80元/人
嵩山門票80元;少林寺景區+中岳景區180元。免費政策:兒童1.4米以下免票,對革命傷殘軍人、現役軍人、殘疾人、70歲(含70歲)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免票;優惠政策:全日制學生半價優惠。
開放時間:
嵩山景區開放時間:7:30—17:30,少林寺開放時間稍短:08:00—17:00。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藝龍旅行網 (2014-04-23)